環球在線消息:9月8日,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左圖)來廣州演出。這是他們第二次來到廣州。當天,星海音樂廳觀眾并不多,但他們的表演卻驚動了在場所有人。我們不知道打擊樂是什么樣?我們不知道自己會聽到什么演出,但大家被音樂打動了。
不到2個小時的演出,很快就結束了,但圍繞著朱宗慶打擊樂團自身,實際卻有著更多故事。今年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成立20周年。
20年前,臺灣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打擊樂,打擊樂不僅在舞臺的邊緣,也處于人們了解的空白中。20年前,朱宗慶先生回到臺灣,創立朱宗慶打擊樂團。
20年后,在臺灣學習音樂的兒童,選擇樂器的排名,第一是鋼琴,第二的就是打擊樂。20年后,臺灣所有教育系統,從小學到大學,都將打擊樂納入音樂學習的重要部分。現在,每個星期,有1萬名兒童在學習打擊樂。
20年的時光,20年的發展,我們無法忽略朱宗慶打擊樂團對臺灣社會的影響。對于一個音樂團體來說,他們為什么能產生這樣的影響?又是如何操作的?他們是如何對待音樂,又如何對待觀眾?
這些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話題,也希望朱宗慶打擊樂團的來訪,不僅帶來意想不到的音樂,世界高水平的音樂,還為中國樂團和音樂帶來更多啟示。
打擊樂器,作為樂器家族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族,種類非常繁多。過去常常用于以增加樂隊音響的光輝和華彩,或者用作聲音模仿的目的,從節奏上強化樂隊的音響。通常打擊樂器通過對樂器的敲擊、摩擦、搖晃來發出聲音。但現代打擊樂的發展,已經完全跳出了傳統打擊樂在舞臺上的邊緣位置,走向了舞臺中心。
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演出,完全展示了打擊樂演出的多樣性,全場10多個節目,運用多種西洋和傳統樂器,包括了人聲、肢體,甚至用上了光影的節奏,展現了打擊樂在現代音樂領域中充滿神奇的變化。
信息時報:在你們的演出,運用了多種元素進行打擊,是不是只要能打擊出節奏、演奏出聲效的工具都被稱為打擊樂器呢?
劉書康(朱宗慶打擊樂團執行長,以下簡稱劉):對,這種理解基本正確。只要透過敲打,摩擦,能夠發出聲音,并且這種聲音是我需要的,為我所用,我可以把這個發聲物品稱為打擊樂器。所以桌子、椅子、人的身體、聲帶都可以是打擊樂器。根據節奏變化的不同,展現樂器的特色。因此,你只要能夠去想像,任何發出聲音的物體,它都可以成為打擊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