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云南
![]() |
收取麗江古城維護費細心呵護世界文化遺產 2009-08-31 13:54
![]()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征收每人80元的麗江古城維護費(以下簡稱“古維費”), “以城養城”,是以旅游業為主要支柱產業的麗江市保護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主要經費來源。據統計,麗江古城從2001年起向游客征收古維費,截至2008年底累計征收7億余元,為麗江古城迄今為止已投入13億元資金進行的環境整治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撐??墒怯袛祿@示:與麗江旅游人數不斷增加的數量相對應,麗江古城維護費也在大量流失。 最近,有關麗江古城將在主要入口查驗補征古維費的消息被個別媒體炒作成“麗江古城即將圍城”,在社會上引起嘩然大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究竟如何面對世界文化遺產地的維護與開發?古維費的征收和使用是怎樣一種狀況?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日報社記者采訪了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局長和仕勇。 中國日報社記者:最近,麗江古城將在主要入口查驗補征古城維護費這一消息被個別媒體炒作,引發爭議,很多人都很關注麗江古城維護費,請你介紹下古城維護費是何時開始收取的?現在的狀況如何? 和仕勇:麗江古城維護費從2001年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開始征收。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最初只針對團隊游客及進玉龍雪山主景區的散客。從2006年4月1日起,各星級酒店受政府委托開始對入住客人代收古維費,各景區也開始對古維費進行查驗,但那時候查收的力度還比較松,很大一部分游客不繳納。2007年7月1日起,代收范圍擴大到麗江古城內持有麗江風景區準營證的客棧。2007年3月以前,古維費的收費標準為每人每天20元,每人次最高40元,2007年3月根據《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財政廳關于調整麗江古城維護費收費標準的通知》要求,古維費調整為每人次80元。古城維護費收取8年來,為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強大的資金保障,有力呵護了麗江古城這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事實上,現在的古城和五年、十年前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麗江在過去幾年采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保護好了古城獨有的魅力。但保護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障,在全國來說,目前保護資金的匱乏都是遺產保護的絆腳石,成功的遺址保護,除了國際援助和政府撥款,都來源于旅游收入,游客的消費資金和捐贈成為保護遺產的重要物質基礎。 麗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客觀上是給人參觀的,而參觀游客量大,又會造成對環境的破壞,但遺產又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財富,不能剝奪人們參觀的權利。從8年前麗江古城開始征收古維費“以城養城”后,有效地讓麗江古城真實性保護與旅游開發矛盾得到了緩解。 此外,它還有利于緩解麗江古城核心區的壓力。由于人流過多,麗江古城面臨著巨大的環境壓力。目前,古城在旅游旺季的日均人流量是4萬人,即便在淡季,每天也有上萬人。對自覺繳納古維費的游客提供免費講解等優質服務,可以有效緩解麗江古城局部時段在局部區域人流“過熱”現象。 中國日報社記者:有些人質疑古維費八年收7億多,還不夠用嗎?請問古城維護費用到了哪些方面?到底夠不夠用? 和仕勇:麗江古城申遺12年來,古城保護管理局投入用于環境整治、拆除不協調建筑物、道路、水系、照明等基礎設施累計達到13億元,我們現在還有6.4億的銀行貸款,每月利息近480萬元。事實上,麗江古城未來的環境改造及提升仍面臨資金匱乏的巨大壓力。 古維費的40%作為貸款還款準備金,另有30%至50%劃撥給古城區政府,作為古城區古城環境整治及治理的專項資金。還有環境、衛生、安全等方面維護及行政運轉等費用,另有一塊是專門用于民族文化傳承的專項保護基金。這些年,我們除了注重古城核心區域的保護之外,更注重周邊環境的整治。除了對有形文化的保護之外,更注重無形文化的保護,同時,著重研究解決古城保護和發展旅游業的協調關系。 我們加大投入改善古城基礎設施和環境質量。12年間累計投入13億元資金用于保護古城。實施了木府恢復重建;麗江軍分區、武警麗江支隊、麗江機床廠、麗江食品公司等不協調建筑單位的整體搬遷;拆除不協調建筑,恢復建設了南門小區、世界文化遺產論壇、玉河廣場;鋪設五花彩石路面、管網、道路修復、三線入地、供水消防管網、供配電網絡、燈光亮化、綠化、廁所改造等保護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古城環境整治工程。為了保護古城水系,對黑龍潭公園進行擴建,水容量擴大到了原來的兩倍。 通過對麗江古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了古城內的排污系統,解決了古城的污水污染河道的問題,古城的河水更加清澈。拆除了空中縱橫交錯的各種線路和豎立在古城內的水泥電桿;水泥路、土路、雜石路變成了平整的五花條石路,雨季一腳泥,旱季一身灰已成為歷史。家家門前有路燈,戶戶院內有排污管道設施,通過增加綠化面積,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文化生態廁所免費向居民和游客開放,成為古城的一道亮點,整個古城面貌煥燃一新。 與此同時我們大力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努力恢復古城的原生態,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保持麗江古城特有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從2003年至今,完成了麗江古城299戶民居、236個院落的傳統民居修復工作,實施了“走進納西人家”、“民族文化特色街”等項目,成立了麗江文化研究會、麗江納西文化研究會。 除此以外,古城的道路、橋梁、水系等基礎設施建設,維修重點民居,給古城原住居民發放生活補助等,這些都需要巨額資金,光是古城的環境衛生、消防治安等日常開支,一年下來就得上千萬。而麗江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財政收入少。之前我們征收古城維護費,現在我們準備在古城主要入口查驗古維費,目的都是將資金用于古城,更好地保護和管理古城。 目前,古維費的最直接用途是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環境的整治,下一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顯得更為迫切。眼下,古城管理局積極開展東巴造紙等技藝的傳承就是積極的探索,但每做一件事每前進一步都需要花錢。我們希望通過征得的古維費進一步加大對古城的投入,不斷滿足游客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