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中的阿拉斯加冰天雪地,真的是這樣嗎?
作者:浪跡天涯
想要去阿拉斯加(Alaska)看一看,說不清這是一個何時萌生的念頭。
2001年秋天,我挺幸運,有了一個在美國學習一年的機會。大學時代的留學夢,在畢業十幾年后終于變成了現實。
我利用幾個假期,分別去了美國的東南西北。從此,美國在我的腦海中從一個抽象的國名變成了一幅幅鮮明的圖像。紐約的摩天大樓和華盛頓的國會山,邁阿密的金色海灘和奧蘭多的迪斯尼樂園,洛杉磯的好萊塢影城和舊金山的九曲花街,西雅圖的微軟總部和拉斯摩爾山的美國總統雕像,還有黃石公園的噴泉、科羅拉多大峽谷、尼亞加拉大瀑布......開闊視野,長見識,這就是消耗了時間體力和美元換來的收獲。
當我完成這些“考察”后,攤開美國地圖,不自覺地把目光落在遠離美國本土的兩片“飛地”上--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如果以后再來美國,會有機會到夏威夷。至于阿拉斯加,難說了,沒聽誰去過那里。朦朦印象中,阿拉斯加是一片荒涼的土地,真實的情況會是什么樣呢?
平時出游,都是和同學結伙搭伴。租上一輛車,備上食品飲料、鍋碗瓢盆,瞄準一個大方向,一路找尋好看好玩的地方。美國的高速公路網四通八達,快餐連鎖店、汽車旅店到處都是,租來的新車開起來很順手,也不用擔心出毛病。每次旅行盡管很累,倒也都很順利。有一次上西部玩得過了頭,為了趕上第二天上課,我和同學一路狂奔,人歇車不歇,一晚上硬是從丹佛開回芝加哥,那可是1000多公里的路程。如果一個人這么狂游,早就累趴下了。所以,找到好伴就是出游成功的一半。
誰去阿拉斯加?
我在同學中問了一圈,無人響應。
我自己去能行么?
下課坐公共汽車回宿舍,我看見路邊有一家叫“黑色領帶”的旅行社,就闖了進去。一位工作人員問明我的來意,便拿來一本精美的畫冊,熱情地為我講解。在美國,到阿拉斯加旅游的傳統方式就是搭乘郵輪。從美國西北部的海港城市西雅圖出發,途徑加拿大的溫哥華,一直向北到達阿拉斯加州府朱諾(Juneau)及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Anchorage)。時間可以安排1周到20天。一想到如泰坦尼克號一般豪華的郵輪,有些心動。細一打聽,要路過加拿大,需要簽證,有些麻煩。再者太長的時間預算與費用預算,也有些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