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殖民時代的圣誕節游行
現代和歷史
現代文明以其不可阻擋的強大和迅雷不及掩耳,迅速的沖擊到這個曾經延續了2000年封建傳統的古老民族。然而現代文明的到來,并不是溫文爾雅,更不會是吟詩作畫,而是赤裸裸的殖民,以及資本的掠奪。從十六世紀開始的歐洲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荷蘭人,英格蘭人,先后更替的來到這個島嶼,Colombo就是從那個年代興起,憑借優良的深水港口成為整個殖民時代最重要的港口和商埠。
二戰以后,這個古老的國度迎來了獨立,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國,殖民時代結束了,英國人走了,然而400余年的殖民是不能磨滅的。它留給Colombo滿街的英式建筑,四處可見的英式鐘樓,海邊的炮臺,以及滿眼的英語,這里依然是英帝國的聯邦,英語享有至高無上的榮耀。
Colombo的濱海大道,歷史與現代共享。海浪拍打著沙灘,一浪接一浪,自古至今。臨海而建的英帝國的總督大廳似乎炫耀著日不落帝國往日的囂張和輝煌。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結束。而佇立海邊的炮臺群,似乎也說明了曾經發生過的征戰,英格蘭人從荷蘭人手中奪得這個島嶼的統治權以后,便下了大力氣將這里建設為印度洋上的戰艦,海洋絲綢之路的驛站,通往遠東的橋頭堡。

科倫坡市政大會堂
夕陽的余暉灑落海面,印襯著海風之下的帝國政府大廳,似乎是時間在瞬間停滯。帝國總督大廳的背后,聳立起的是現代摩登的大樓,有希爾頓酒店,有Colombo最著名的商務中心世貿大廈。現代的摩登無時無刻的俯視著帝國總督大廳,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總是在建筑之上彰現力量。藍天白云之下,數百年的英式建筑,高聳的摩登樓宇,強烈的視覺沖擊,告訴人們,曾經的歷史終被無情的拋棄在記憶之中,而我們又將怎樣去緬懷那段歲月?是日不落帝國旌旌戰船旋蹱而至,還是無可奈何降落的米字國旗?然而似乎這里的人們并不慚愧于昔日的被奴役,卻依然憧憬著作為帝國子民曾經有過的那段榮耀。這或許不是我等局外人能理解的。
蘭卡民族大多信奉佛教,但也有信奉伊斯蘭教和基督教,而東北部的泰米爾人則信奉印度教。隨處可以看見十字架的基督教堂,圓頂的伊斯蘭清真寺,還有數不清的各種佛像。宗教信仰之間沒有想象中的沖突,不知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他們各按本分。每天傍晚時分響起的清真寺的祈禱的鐘聲直透云霄,喇叭播放的古蘭經使虔誠的教徒匍匐在地。而每逢佛教的節日,盛裝而出的教徒載歌載舞,一派喜慶,連路人都沾染了那份愉快。只有基督教堂似乎是不落凡間的,安安靜靜的處于一隅,只有塔頂的十字架在陽光之下閃爍,昭示著上帝的寬容。各種的宗教信仰是歷史遺留給這個國度的禮物。我們的司機經常在路邊的清真寺邊停靠,做完祈禱后再來匆匆發車,只留下我們無奈的等待。
做完祈禱之后拿起手機,不禁讓人忍俊,到底是安拉的主宰讓人類進入了科技文明,還是科技文明讓人類更方便的和安拉聯系。現代化的辦公樓里,穿著繁瑣的莎麗的漂亮女郎敲打著電腦,多少有點不倫不類。當歷史進入昌明的二十一世紀之時,古老的傳統和現代化的效率激烈的碰撞,而從遠古時期保留的宗教習慣又是怎樣融合到現代呢?以這樣拖沓的腳步,卻又如何追趕快速發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