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打算明年向國會遞交一項立法提案,強制要求所有通信服務具備被監聽或監視的技術條件,以便執法機構能夠攔截并破解加密信息。
面對黑莓手機、“臉譜”社交網站和Skype即時通信軟件,聯邦調查局等部門擔心自己的監控能力下降。如果國會通過相關立法,執法機構即使面對新興通信方式,也能做到容易監聽,有效監視。
能夠“被監聽”
長期以來,美國聯邦調查局等執法機構可以經由合法授權監聽犯罪嫌疑人的電話通話。隨著通信技術不斷革新,這些機構面臨越來越多技術障礙,監聽行動不再順利。
美國《紐約時報》27日報道,白宮、司法部、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等部門官員最近數月共同商討,打算草擬一份關于加強互聯網監控的提案,明年遞交國會討論。
執法部門官員透露,這份提案可能要求通信服務運營商必須提供解密方法,位于國外但在美國開展業務的通信服務運營商必須在美國本土設置一個具備信息攔截能力的辦事處,Skype等P2P通信服務的軟件開發商必須重新設計產品、使信息能夠被攔截。
簡言之,所有通信方式必須能夠“被監聽”。
花錢為監控
美國1994年頒布《通信協助執法法案》,要求電話系統和寬帶網絡必須具備攔截能力。執法人員可經由網絡運營商的交換機攔截信息。
不過,當目標用戶使用特定服務對電腦與服務器之間的通信信息實行加密時,執法人員若要攔截信息就必須求助相應服務的提供商,而這類服務提供商不在1994年法案約束范圍內。
執法部門希望擴大這類法律的適用范圍,以便順利執行各項監控任務。
按照聯邦調查局總法律顧問瓦萊里·卡普羅尼的話,“我們說的是獲得合法授權的攔截。我們不是說要擴大這種授權,而是希望維持執行現有授權的能力,以保護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
聯邦調查局技術部門去年花費975萬美元,用于幫助通信技術企業增設攔截功能;2010年預算中包括900萬美元,用于提升電子監控能力。
謹防鉆空子
美國政府考慮強化互聯網監控,引起不少民間團體擔憂。
美國民主與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姆斯·登普西說,這些措施相當于“要求時間倒流,使互聯網服務像(技術相對落后的)電話系統那樣運作”。
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教授史蒂文·貝羅文引述幾年前一起案件,提醒政府部門警惕黑客利用技術漏洞“搞破壞”。希臘調查人員2005年發現,一些黑客利用執法部門合法部署的監聽裝置竊聽政府官員電話,包括希臘總理。
“我認為這種災難遲早會發生,”貝羅文說,“如果他們開始建造這種‘后門’,便會被人利用。”
執法部門官員則以今年5月紐約時報廣場未遂爆炸案為例,強調有必要加強網絡監控措施。這些官員說,這起案件的嫌疑人費薩爾·沙赫扎德使用一款沒有預裝攔截系統的通信服務。也就是說,即使執法人員早就對他生疑,恐怕也無法及時開展監聽行動。
(來源:新華網 編輯: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