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堪稱政府的生命線,維護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對于安徽省樅陽縣政府來說,現在卻面臨著是維護政府公信力還是依法行政的抉擇。
2010年,幾名企業家在樅陽縣投資數千萬元設立天筑公司,打算生產商品混凝土,但這一項目在政府備案環節遭遇卡殼,樅陽縣發改委拒絕備案。原來,上屆樅陽縣政府于2007年與另一家生產商品混凝土的企業——霽玲公司簽訂招商承諾函,承諾“10年內不批準新上同類項目”。樅陽縣副縣長姜奎堂表示:“我們必須執行上屆政府的承諾與決定。首先要考慮政府的公信力,其次才考慮它合不合法,政府不能自己否定自己。”
在競爭性行業設置準入障礙,排除和限制競爭,違反了《反壟斷法》。上屆樅陽縣政府當年招商引資心切,竟與霽玲公司簽訂承諾函,越權賦予其壟斷經營地位,連現任樅陽縣領導也承認,這樣的承諾不合法。可是,政府說話得算數啊,所以,新一屆縣政府明知違法也要信守上一屆政府的承諾。
信守承諾無疑是政府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君不見,有多少地方政府,新一屆不認前一屆的賬,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給企業和民眾造成巨大損失。相比之下,樅陽縣政府還是相當重承諾、講義氣的。問題是,不分青紅皂白地信守承諾有時也很可怕。縣政府當然不能這樣,所信守的必須是合法的承諾,不能為了承諾而踐踏法律。也就是說,信守承諾是一種美德,其前提是承諾本身合法。進一步說,法律法規才是人們共同制定并要共同信守的最大承諾。
維護政府公信力與依法行政之間,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恰恰是高度統一的,依法行政正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最重要的途徑。很難想象,一個不守法的政府會有什么公信力,遇事“其次才考慮它合不合法”,明知違法仍要一意孤行,只會讓民眾不敢相信也不足以信賴。
樅陽縣政府信守對霽玲公司的不合法承諾,如果非要說這是維護政府公信力,那也只是維護縣政府在霽玲公司面前的公信力,但天筑公司呢?
它也是樅陽縣政府批準設立的,縣政府出爾反爾,讓人家幾千萬元投資打水漂,在天筑公司眼里,縣政府的公信力何在?當地民眾又會如何看待縣政府如此執著的違法行為?所以,樅陽縣政府所維護的,只不過是在個別企業和上屆領導面前的“私信力”。
既然之前的承諾違法,現在就應立即糾正,知錯能改同樣是政府的一大美德。樅陽縣政府放棄自己的承諾確實有些難堪,但相比違法行政,這是“兩弊相權取其輕”。由此給霽玲公司造成的損失也許可以合理補償,更重要的是,上屆政府與霽玲公司簽訂違法的承諾函,應該有人為此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