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這個打算什么時候賣?
郭光衛:等兩天如果價格合適就賣它。
記者:你覺得多少價格合適?
郭光衛:最少得6塊多。
記者:6塊多?
郭光衛:嗯。
記者:6塊多能賣嗎?
郭光衛:賣不出去,賣不出去就放庫里。
郭光衛告訴記者,由于大蒜收進來的成本相對比較低,即使加上入庫的費用也有賺頭,所以他并不急于出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金鄉縣被包出去種蒜的土地大概占金鄉大蒜種植面積的十分之一左右,而這種買斷農產品并在上市時予以存庫觀望的銷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上大蒜的供給減少。除此之外,一些大蒜儲存商提前下手搶購大蒜,也是造成大蒜價格在短時間內快速上漲的原因之一。
金鄉縣豐盛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 隋云玉
隋云玉:去年冬季冷藏蒜行情好,有一些掙了大錢,所以手里有錢,他一看今年又減產了,就又有的搶購起來,出現了蒜的價格很高。
由于大蒜這兩年的價格一直是上漲的,即使是從前沒有做過大蒜生意的人也看好了今年的大蒜市場,他們紛紛出手搶貨,更加劇了今年大蒜貨源的緊張。
記者:像您知道的話就是以前我沒做過大蒜生意,跟大蒜沒關系,今年我又開始進大蒜這塊,這樣的有嗎?
隋云玉:這樣確實的還不太少。你像去年,這個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這個蒜漲到5、6塊錢一斤,當時他們收購的時候就是1.7塊、1.8塊,最高時候2塊,2塊多錢,2.2塊,這都是翻了幾倍,有的翻到兩倍多錢,這已經是暴利了。
隋云玉說,除了金鄉本地的資金涌入,外地生意人同樣看好今年的金鄉大蒜市場,紛紛進入這一市場。
記者:他們原來都是做什么生意?
隋云玉:他們說以前有的跑運輸的有的是開飯店的。有的是我從來也沒接觸過蒜,聽說搞這個大蒜挺掙錢的,今年想試試,有這樣情況。
金鄉縣南店子大蒜現貨交易大廳經理楊桂華告訴記者,由于看到今年大蒜市場銷售緊俏,許多以前沒做過大蒜生意的人都手握資金,加入到蒜販子的行列。
金鄉縣南店子大蒜現貨交易大廳經理 楊桂華
楊桂華:他就和這個儲存商爭奪這個貨源,這就出現短時間求大于供,短時間出現供求關系出現問題了,所以這段時間它的價格就是,就是節節往上上。
鋼材老板郭光衛告訴我們,今年鋼材生意不好做,價格急跌,銷路困難。他的很多生意伙伴差不多都虧損,于是都把鋼材庫存清空以后,下地做起了大蒜生意。不過,今年的大蒜價格竟然會上漲好幾倍,也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那么,在參與炒作大蒜的大軍里,還有哪些資金呢?
去年種植面積減少,今年受異常天氣影響,山東金鄉的大蒜連續出現減產,這讓各路資金又找到了炒作大蒜的理由。早在今年新蒜收獲之前,不少投資客就已經在大蒜產地提前布局,坐等蒜價水漲船高,現在甚至連金鄉當地的蒜農也加入到炒蒜隊伍中,成了一支生力軍。
老周是金鄉縣玉山鎮豆湯村的村民,今年他們家除了自己種蒜之外,還會到周邊的蒜農家收蒜到市場上去賣。在今年6月初蒜價還是2塊多一點的時候,他便開始了販蒜的生意,沒有想到,進入大蒜的銷售季節以后,蒜價就開始上漲,而且購銷兩旺大蒜只要一出了地就不愁銷路。
記者:每天能走多少貨?
老周:每天能走,就是多的時候能走5噸吧。
記者:大概是什么概念?
老周:一車就是2、3噸,2、3噸,好的時候能干兩車。
老周說,看到生意這么紅火,村里的許多原來只在地里種地的蒜農也加入了蒜販子的隊伍,村里的蒜販子從原來的十幾戶變成了二十戶左右。
老周:今年比往年相比增加
金鄉縣南店子大蒜現貨交易大廳經理楊桂華
楊桂華:往年也有這個環節,不像今年這么嚴重,好像是個千軍萬馬
這一說法得到了當地信用社的進一步確認,金鄉縣農村信用聯社副主任劉國前告訴記者,今年6個月,金鄉縣農村信用聯社就已經完成了全年的貸款指標。
金鄉縣農村信用聯社副主任 劉國前
劉國前:主要集中在旺季貸款信貸通常就是每年的3、4、5月份,就是3月、4月、5月份,就是大蒜蒜苔,包括大蒜新長下來就這個季節。
記者:那這里邊大蒜(的貸款)大概能占多少?
劉國前:大蒜能占40%左右,40%左右。
眼看著蒜販子大量搶購蒜農手里的大蒜,這可急壞了一些大蒜儲存商。周振華是金鄉縣金鄉鎮尹莊村村民,從棉紡織廠下崗之后一直做棉花生意,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會收一些大蒜在冷庫里儲藏起來準備出口。看到今年大蒜貨源緊俏,他干脆借了一輛車,直接到農戶家挨家挨戶去收蒜。
金鄉縣金鄉鎮尹莊村村民 周振華
記者:你收了多少貨?
周振華:收了100多噸。
記者:收了100多噸,都是多少錢?
周振華:收的有3.8塊的,有4塊的有5塊的。
周振華告訴記者,遇到好的年份,做大蒜生意的收入還是十分可觀的,去年他就賺了7、8萬,這可是他做一年棉花生意收入的好幾倍,但是對于今年的大蒜行情,他還是有點摸不透,所以近期出現高價大蒜之后他也不敢再進貨了。
周振華:農民一看漲價就不賣了。
記者:他那最高能賣多少?
周振華:農民最多的能賣多6塊多的,6.5、6.6塊。
大蒜減產、投資客提前入場包地、儲存商和蒜販集中搶購、各類資金蜂擁而入再加上蒜農惜售,這些因素匯集到一起,共同推動著大蒜價格攀上了歷史新高。但是,這樣的高價是否能站住腳?大漲之后,蒜農們又如何面對未來的行情。
大蒜的價格到底有哪些決定因素呢?金鄉縣南店子大蒜現貨交易大廳經理楊桂華告訴記者,大蒜的價格還是會基本遵循供給與需求這一基本規律,但是從每年5月新蒜下來之后到大蒜入庫結束之前的這一段時間,由于無法統計大蒜產量與市場購買情況,買賣雙方就會追漲殺跌,所以經常會出現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
金鄉縣南店子大蒜現貨交易大廳經理 楊桂華
楊桂華:第一個不知道庫外的蒜余量是多少,不知道,這是未知數。再一個這個儲存商那個積極性,儲存商到什么價位才可以積極收購,這個都是,不好琢磨的事
楊桂華說,每年8月份冷庫封庫之后,大蒜的庫存量一旦明了,那從封庫一直到第二年新蒜下來的這段時間市場大蒜的供應量就基本確定,因此大蒜價格也會趨于明朗,但是由于一直沒有專門的機構統計和公布這些信息,因而也難免會出現儲存商惜售致使大蒜價格盲目追高的情況。
楊桂華:如果讓蒜農、蒜商、消費者能有一個知情權,大蒜的價格暴漲暴跌這個情況就很難出現,而且這個價格最起碼保持相對一個平穩。
那么,今年的庫存情況如何?大蒜價格還會再漲上去嗎?根據金鄉縣南店子大蒜現貨交易大廳提供的數據,2009年封庫之后,金鄉大蒜的庫存量是102萬噸,入庫后大蒜的平均銷售價格是3塊5左右,但是楊桂華告訴記者,由于今年封庫時間推遲了,所以庫存量目前還沒法統計,初步估計大概是75到80萬噸,相比去年應該是明顯減少,價格也應該比去年高一些。
楊桂華:如果正常來說,每10萬噸蒜大概能差1塊錢左右。
按照楊桂華的推算,今年入庫之后大蒜的批發價格就應該是5塊5左右,但并不排除蒜價大幅波動的可能,雖然今年大蒜減產、蒜價上漲成為普遍預期,但是蒜價究竟能漲到多少并沒有人知道。不過,在今年大蒜價格被一路追高的過程中,主要的購蒜群體也就是一些大蒜儲存商在蒜價漲到5元以上的時候就停止了入貨,而后蒜價果然很快從6塊多的位置跌落下來,這其中是否有什么規律可循呢?許多大蒜儲存商告訴記者,他們也只是根據往年的銷售經驗做出經營判斷,而金鄉縣豐盛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隋云玉的認為,要判斷金鄉縣的大蒜價格,首先應該觀察大蒜出口的國際市場。
金鄉縣豐盛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 隋云玉
隋云玉:那如果中國的蒜價格太高的話,那人家那邊國家的蒜如果是低于中國的價格,那人家肯定要上那邊去進,他不會再進你中國的
隋云玉說,現在全世界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幾個大蒜主產區,分別是阿根廷、智利、新西蘭幾個南半球的國家,而這些國家大蒜的出產季節是在冬季,與中國出產的季節正好相反,到時一旦中國的蒜價超過這些國家,出口數量就會大幅減少,他收購大蒜時的價格也正是以國際市場的變化為依據。
記者:就是如果是7、8塊錢的話,他們的蒜下來以后就會影響我們國家出口?
隋云玉:肯定有影響。
金鄉縣大蒜現貨交易大廳提供的數據分析:近些年來,中國出產的大蒜價格一直在1塊錢人民幣左右震蕩,甚至還在2008年時賣到了幾分錢。而與此同時國際市場價格則在1美元左右,中國出產的大蒜價格長期以來低于國際市場的價格。這也給大蒜投資客,創造了投資的利潤空間。打算作為一種純手工種植的農產品,在許多農業發達國家,價格已近遠遠高于機械化種植的農作物。但是在我國卻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坊間也有人指出,近兩年大蒜價格的上漲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價值的理性回歸。而在隋云玉看來即便今年大蒜價格漲勢驚人但是根據國際市場的價格水平,6、7塊錢的價格已經是到頂了。
隋云玉:今年這個價格像5、6塊,你這個加工成品到7、8塊錢斤,就應該算高的
盡管今年的高蒜價讓多數農戶得到了實惠。但金鄉縣金鄉鎮金一村黨支部書記周雪峰對于這一輪的大蒜漲價卻表示出了自己的擔憂。
金鄉縣金鄉鎮金一村黨支部書記 周雪峰
周雪峰:今年賣貴了以后,然后農民就盲目的擴種,由于信息不互通盲目的擴種,然后來年可能又造成一個局面,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記者在對一些蒜農的采訪中了解到,雖然明年產的大蒜要在今年10月1日之后才下種,但是幾乎所有農戶都預留出了蒜種,高河鄉魏樓村村民王加林家里去年就有一半的地種的麥子,今年他準備全都種大蒜
記者:你們家地里都種啥啊?
王加林:今年就全部都是蒜
記者:去年種了多少蒜為什么?
王加林:因為今年蒜價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農戶還是非常看好明年的大蒜市場,這位農戶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明年金鄉的大蒜會增產一倍,但他還是選擇了種蒜。
蒜農:肯定會恢復到07、08年的種植面積。恢復到07、08正常收入就是產量。就應該是比今年的產量能多一倍。
記者:那價格呢?
蒜農:那多一倍的話,價格也不會太少
對于目前農民擴種的趨勢,周雪峰認為,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地發布一些大蒜種植的信息,做一些適當的調控,避免蒜賤傷農的情況再次出現。
周雪峰:我前幾天在網上又發了一篇貼子,我呼吁老百姓不要留那么多蒜種,今年種了多少,最好別擴種,有可能出現今年擴種以后,來年增產不增收。那假如說供需關系失衡了,來年供大于求了,那肯定來年價格要走低。
半小時觀察
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的一輪輪上漲,創造了一系列網絡新詞匯,“蒜你狠”、“玉米瘋”、“豆你玩”還有最新的“姜你軍”。幾個月前,針對部分農副產品價格暴漲,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曾經對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經營者進行過處罰,但令人尷尬的是,綠豆和大蒜價格在短暫回落后又再度上漲,從剛才的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炒家正試圖長期控制大蒜的產供銷鏈條,從以前的囤蒜發展到現在的“包地種蒜”,這對我們的價格管理思路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戰。
看來,平抑大蒜、綠豆價格不能僅僅滿足于臨時調控,而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利用政策杠桿調動和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確保大蒜、綠豆這類農副產品的穩產;其次,幫助農民建立一個有效的中介組織,把定價權還給農民,讓農民從市場價中獲得主要利潤;此外,國家應著手建立相應的儲備和平衡機制,及時動用儲備或從境外采購緊缺的農產品,低利潤投入市場,不要讓價格大起大落,而給炒家可乘之機。
蒜價暴漲,農民并沒有成為主要的受益者,而蒜價暴跌,農民一定是主要的受害者。如何保護農民的利益,我們的政府部門還應該做得更多更好。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