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湖南
![]() |
“雜交水稻技術對外合作部長級論壇”在長沙舉行 2009-09-11 16:25
![]() 商務部長陳德明發表題為《雜交水稻與中國對外農業合作》的主旨演講。馮志偉 攝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今天上午9時,由商務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對外合作部長級論壇在長沙召開。來自非洲、東盟、南美的18國政府官員,外國駐華使領館外交官,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以及國內外水稻專家出席會議。 此次論壇的主題是“交流雜交水稻,促進國際農業合作”。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湖南省省長周強分別就《雜交水稻與中國對外農業合作》、《讓雜交水稻技術惠及全世界》發表演講。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將發表《雜交水稻的發展與世界糧食安全》的主旨演講。 18國政府官員、聯合國糧農組織、國內外雜交水稻專家、相關機構、企業代表將圍繞雜交水稻技術與世界糧食安全、國際農業投資與合作、中國援外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的可持續性發展等專題發表演講。去年以來,全球范圍內爆發的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而隨后出現的糧食安全風險,又使本來就存在生存困難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在今年7月召開的八國集團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糧食安全專題會議上,中國國務委員會戴秉國代表中國政府就如何建立集早期預警、宏觀調控、緊急救援于一體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和制定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糧食安全戰略提出了4點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對外合作部長級論壇”的召開,表明了中國政府愿與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一起應對風險、共度難關的決心。 陳德銘在致辭說,水稻作為主要農作物,在世界上120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栽培種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但全球水稻平均畝產僅為200公斤左右。早在上世紀60年代,為提高糧食產量,中國酒開始對雜交水稻進行研究。經過十幾年的科技攻關,以袁隆平先生為首的中國雜交水稻專家終于在1974年育成三系雜交水稻,隨后又相繼育成兩系雜交水稻、超級雜交水稻。這些成果在世界上曾被稱為中國的推廣和應用,近20年內為全國增產糧食3000多億公斤,并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使中國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 為幫助發展中國家掌握和應用雜交水稻技術,提高廣大發展中國家自主發展能力,截至目前,中國政府為50多個國家舉辦了近30期雜交水稻技術培訓班,共培訓2000多名政府官員和技術人員;在菲律賓、利比利亞、喀麥隆、多哥等國援建了以雜交水稻種植為內容的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其中在菲律賓已連片種植,比當地同類稻田的其他水稻品種每公頃增產3噸以上;向上述國家以及尼日爾、幾內亞、馬里、安哥拉等國派出了水稻領域的專家,指導水稻品種改良、種植加工等,并已同加納、贊比亞、多哥等國達成派遣水稻專家的協議。1996一年至今,中國政府還通過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受援國政府三方實施“南南合作”項目,先后向毛里塔尼亞、加納、埃塞俄比亞、馬里、尼日利亞、塞拉利昂和加蓬等七個國家派出了700多名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示范推廣雜交水稻等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 1993年,中國幫助越南引進并試種雜交水稻,其產量較當地常規稻增產20%以上。越南政府于2002年5月特授予袁隆平院士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勛章,以表彰他對越南雜交水稻發展的卓越貢獻。印度也借鑒中國經驗取得了較常規稻增產30%左右的成果。2007年至今,中國已累計出口雜交水稻種子約5萬噸。中國政府在解決自身糧食供應的同時,積極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糧食提供緊急糧援。在最近一次全球性“糧食危機”中,中國克服因連續遭受低溫雨雪和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災害而帶來的糧食供應和糧價上漲巨大壓力,盡力保持了糧食出口,特別是對非洲部分不發達國家的出口,對維護世界糧食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2000年以來,中國累計出口糧食8671萬噸,向亞洲、非洲等十幾個國家提供糧援158批,包括大米、玉米、大豆、小麥和面粉共計約20萬噸。 陳德銘介紹,作為農業大國,中國在部分農產品種植加工、禽畜飼養、農機具生產維修、漁業捕撈加工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農業生產技術、生產資料和農業機械適合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發展水平。中國遠洋漁業捕撈、農產品種植和加工等企業對外投資規模不斷增大,合作領域也不斷拓寬。截至2008年底,中國企業累計對外農業投資約8億美元,境外投資設立農業企業292家,包括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和貿易、農業機械和生產資料銷售等企業,對外投資的重點領域包括了東南亞、俄羅斯、非洲和拉美等。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大農業對外援助力度,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宣布為非洲援建10農業示范中心和派遣100希望名高級農業技術專家;2008年9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上再次宣布了一系列農業援助舉措,包括將援建發展中國家的農業技術示范中心數量翻一番,增至30個;對外派遣的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數量也翻一番。增加1000人;為發展中國家提供3000人次的來華農業培訓,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捐款3000萬美元設立信托基金。中國政府希望通過上述舉措的實驗,積極回應發展中國家的訴求,幫助他們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糧食自給能力,實現共同發展。 論壇期間,與會代表還將觀摩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雜交水稻試驗田,參觀雜交水稻展覽館。還將舉行中國雜交水稻技術援外培訓中心授牌儀式等。 編輯:馬原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記者 馮志偉 裘一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