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歐盟分社記者庹燕南、付敬在比利時首相迪呂波本周訪華前,獨家專訪了中國駐比利時大使廖力強,中國日報今天刊登了專訪文章,以下是編譯全文:
盡管比利時是一個小國,但絲毫不影響這個歐洲“科技小巨人”幫助中國經濟結構改革和利用其最先進的科學和技術知識進軍中國市場,中國駐比利時大使表示。
大使廖力強對中國日報表示,他對中比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前景非常看好。他認為這種合作將有助于中國,尤其在相互投資、城鎮化、環保和農業現代化等領域。廖大使在比利時首相迪呂波下周訪華前提到,“中國正致力于結構性改革,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比利時在這些領域的優勢利于雙反優勢互補,務實合作具有廣闊空間。”
廖大使稱,比利時的微電子技術、電子廢棄物處理、農牧業和生物制藥產業的專業知識給同中國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兩國應該進一步探討合作的潛力。他還表示,中國和比利時具有良好的合作與交流的悠久歷史。
1971年,兩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并開啟了合作的新篇章,沿襲了17世紀以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雙邊交往。
大使舉例說比如上海貝爾和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等都是首批中比合資企業。比利時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對華輸出先進技術的國家。
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跨國制藥公司之一。
公司的創始人保羅?楊森——比利時著名的科學家——曾說過:“當你結交了一個中國朋友,這就是一輩子的友誼。”
廖力強說,在過去的40年間中比關系發展順利,近年來取得很多重要成果。2005年阿爾貝二世國王對中國的訪問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交流與合作。
“雙邊貿易額已經從建交初期的2000萬美元增長到去年的263億美元,增長了1000多倍。雙邊合作已逐步擴大到經濟,貿易,科技,教育,文化和地方合作伙伴關系,”他補充道。
近年來,中比民間交流也取得顯著發展,比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熱情空前高漲,現有4家孔子學院,9所中文學校,23所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
他提到,兩國應利用比利時歐洲心臟的有利位置,加深了民間和學術交流,促進文化領域的合作。同時中國文化中心即將落戶布魯塞爾,將為此提供一個重要平臺。這也將是一個歐洲和中國之間增進相互了解的平臺。
廖大使說,中國方面將繼續同比利時增進互信,擴大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推動兩國關系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來源:中國日報歐盟分社記者庹燕南、付敬 編輯:黨超峰)
見報原文:Chinese diplomat touts benefit of Sino-Belgian tie http://m.dkpw.cn/world/2013-09/09/content_16953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