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各地媒體接連報道有關高校取消學校運動會長跑項目的消息。各高校的理由基本相似,無外乎長跑對學生的體質要求較高,愿意參加長跑比賽的學生越來越少,取消長跑是為了避免學生參賽“受傷”發(fā)生意外。但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學校主要出于控制“風險”的需要。在校運動會上取消長跑項目,實際上是一種短視行為,讓人難以理解。
繼武漢媒體報道華中科技大學秋季運動會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長跑項目后,西安當?shù)孛襟w的報道稱,西安30多所高校均已取消了運動會長跑項目。近日,北京媒體報道稱,在北京仍保留運動會長跑項目的學校已是少數(shù)。
近20年來,我國學生體質狀況不斷下滑。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學校在開展學生體育活動時最需要的是拓寬思路,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形式各異的體育活動,而不是采用“因噎廢食”的消極方式。
“并沒有科學論證表明長跑不適合青少年學生開展。”群眾體育領域專家、天津體育學院副院長于善旭近日向記者表示,“如果學校取消運動會的長跑項目,是出于向學生難以完成長跑的現(xiàn)象妥協(xié),這就是一個悲哀了。”
悲哀在于,學校并不是在發(fā)現(xiàn)學生難以完成長跑后設法引導、鼓勵學生積極鍛煉,讓他們重新回到跑道上,而是干脆將長跑項目從運動會上取消。學校用一種“最簡便”的方法規(guī)避了學生因長跑“受傷”的風險。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大學生每年冬天應參加長跑活動,標準為每天2000米。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新時代學生體質健康促進中心副主任陳智勇近日向記者表示:“如果大學生完成了每天2000米的長跑量,那么身體條件就應當能夠承受校運動會長跑比賽的要求——除非學生存在心臟病等隱性疾病。”
但從近幾年學生冬季長跑活動的開展情況看,大學新生的身體條件確實不容樂觀。陳智勇表示:“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大學生在中學階段沒有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雖然是高校取消了校運動會長跑項目,但這個現(xiàn)象的發(fā)生實際上也和中學體育活動的開展有很大關系。”
此外,各級學校現(xiàn)在對任何校園安全事故都高度緊張,而學校在組織體育活動、體育比賽發(fā)生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時,無論校方有無責任,眼下都必須承受學生家長和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陳智勇分析說:“取消運動會長跑的消極影響和學生在比賽時發(fā)生意外的負面結果相比較,從學校的角度而言,當然是兩害相權擇其輕。”
“但無論怎樣,長跑都不算是高風險體育項目。”陳智勇表示,“因此,從社會影響的層面來說,高校取消校運動會長跑項目是讓人難以理解的。”
于善旭認為,只要學校通過體檢等手段對學生體質進行甄別,就可能避免極少數(shù)先天體質不佳的學生因參加長跑而發(fā)生危險。“對于廣大普通學生來說,能夠完成3000米到5000米的長跑并不算是很苛刻的要求,學校不應該為了避免極小部分學生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就讓范圍大得多的學生放棄長跑比賽。”于善旭說。
但現(xiàn)在在學校和社會中,類似于高校取消學校運動會長跑項目的做法已經比較普遍。比如一些學校因為單杠、雙杠活動危險性較大,就取消了體育課的單雙杠內容;有的學校指派學生進行相互監(jiān)督,禁止學生在課間嬉戲打鬧;甚至還有單位干脆把籃球筐上鎖……
“這是我們整個社會在體育教育觀念上出了問題。”于善旭表示,“我們沒有看到什么是真正的體育以及體育的育人價值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另外就是過于懼怕風險。”
于善旭表示,體育運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集合著人類敢于冒險、團隊合作、吃苦拼搏等諸多優(yōu)秀精神。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體育運動對于青少年全面成長的促進作用尤其珍貴。
“如果學校真正認識到體育的育人價值,也許就不會因為那么一點兒風險而取消校運動會的長跑項目了。”于善旭表示,“我們的年輕一代面臨著很多問題,獨生子女更加嬌氣和孤獨。現(xiàn)在的孩子更需要參加體育活動去應對作為獨生子女經常會遇到的性格上的問題,也更需要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克服‘現(xiàn)代文明病’。”
“學校體育需要像長跑這樣的艱苦項目去磨練學生的意志。”于善旭表示,“學校體育不只是為了讓學生強身健體,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人格、品質,讓他們領悟體育精神的真諦。”
近段時間,社會輿論對高校取消校運動會長跑項目多持質疑態(tài)度,這讓陳智勇很有感觸。2008年,全國億萬學生冬季長跑活動開展時,也曾遭到部分家長的抵制和學校的消極應對。學生能否完成規(guī)定的長跑距離,身體是否會受到損害,是這部分家長和學校的最大擔憂。但幾年過去后,輿論對長跑的質疑聲幾乎消失,冬季長跑最終贏得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共同支持。
“2008年組織學生長跑‘人人喊打’,到2012年,學校不組織長跑‘人人喊打’,這本身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進步。”陳智勇表示,“一些高校取消校運動會長跑項目的做法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只有解決了深層次問題,長跑才有可能重新回歸高校運動會。”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 慈鑫)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