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副總裁范麗在第五屆云計算大會上演講
近年來,IT業熱炒的話題莫過于云計算,在一波波浪潮此起彼伏之時,回歸平靜,理智地思考,云計算到底發展到了什么樣的階段,如何才能引爆它?百度副總裁范麗給出了她的答案——“要讓云計算真正爆發,需要將剛需信息從線下遷移到線上,將數據串聯起來。”在近日舉辦的第五屆云計算大會主論壇上,范麗應邀作題為《百度云計算:厚積薄發》的主題演講,詮釋了云計算的爆發之路。
何為剛需?在她看來,醫療、交通、教育等關乎民生的需求皆為剛性需求。何為將剛需信息上線、串聯?會上,范麗結合了一些生動的案例進行闡述。
以醫療為例,在今年5月初,百度搜索上線了一種新的交互模式。比如,當你搜索“小兒咳嗽”時,在百度搜索結果中,會根據癥狀提供給用戶相關信息(如下圖):可能引起小兒咳嗽的幾種疾病;如果你想治病,還會智能推薦特定地區的知名醫院、權威醫生。如果點擊“權威醫生”按鈕,就會出現關于醫生的更詳細信息,方便用戶了解醫生情況。
可以看出,百度搜索已不像傳統搜索那樣,只反饋給用戶一些簡單的詞條、鏈接,而是可以直接告訴用戶想了解的下一步信息。
百度搜索新交互模式
“醫療是民生的剛需,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看病非常難,像協和、北醫三院這樣的好資源非常少。我相信每一個人看病都經歷過掛號難、咨詢難、想找到靠譜醫生難等問題。百度在這些方面已經有很多的積累和研究,像新交互模式就是其中的一個成果。”但范麗同時指出,要達到真正引爆云計算的時刻,還需要做很多事情。
“比如,孩子身上長瘊子,如果網絡上的數據整合得好,就會發現經常游泳,孩子就容易長瘊子,這樣,互聯網就能為用戶提供一些基本的自我治療方法,用戶就不需要擠到醫院去排兩個小時隊、然后咨詢醫生5分鐘了。”范麗表示,很多服務的瓶頸在于將信息從線下搬到線上,“我們有那么多的數據,全國有那么多優秀的醫生、優秀的醫院,他們的精力、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可提供的能力還很多,這些都還沒有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遷移,沒有實現數據的串聯和整合”。
交通需求亦是如此。可以想象,很多人為了參加云計算大會,肯定需要提前設計好路線,以便能按時到達會場。這時候就可以用百度地圖——它整合了海量數據,不僅為用戶提供路線,還能實時顯示途中的交通擁堵情況。
但用戶的需求遠不止此,用戶還需要了解路上有沒有交通管制、有沒有突然發生的事故,或是有沒有要搭車等。這些還有待將更多的線下信息搬到線上,并整合起來。
當然,遷移信息,整合數據是讓云計算真正爆發的關鍵,“而這首先需要企業、社會轉變意識,讓思想層面得以升級,更多地去重視、思考、探索數據使用的便捷性、連貫性和整合等問題。”范麗最后說到,“只有大數據活起來了,使用得靈活了,我們才能真正用技術改變自己、改變生活、改變社會。”
中國云計算大會被譽為中國云計算領域的頂尖盛會,吸引了眾多院士、協會專家等學術界頂尖人士,以及相關領域的著名公司高管與會。該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科學技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電子學會主辦。本屆云計算大會邀請了原信息產業部部長、中國電子學會名譽理事長 、中國云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理事長吳基傳,北航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國防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學軍,交大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梅宏,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未,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倪光南、高文、李蘭娟、李伯虎 ,以及來自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雅虎、電信運營商、微軟、英特爾等產業界大佬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