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不到3年,樂視網(300104,前收盤價46.36元)后復權之后最高股價曾報202.08元,是發行價29.2元的692%,其驚艷的表現堪稱資本市場的一段傳奇。樂視網股價之所以“飛天”,主要來自業績的支撐以及層出不窮的故事,講故事打開了市場的想象空間。
故事不斷 股價飛天
樂視網其實是在質疑聲中上市的。
很多投資者調侃稱,要不是上市,根本不知道樂視網這個品牌。確實,當年樂視網上市的時候,被質疑最多的是公司的盈利模式。在幾乎所有視頻網站都因版權和帶寬成本處在虧損階段時,一個流量并不起眼的樂視網,居然靠著收費模式實現了盈利。這種質疑聲甚至在樂視網上市多時后仍然不斷。2012年4月24日的一份說明公告就證實了這一點。
為了對抗質疑,樂視網除了做到業績數據靚麗之外,層出不窮的故事也是關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樂視網在上市初盡可能讓市場接受其盈利模式,利潤來源一個是收費一個是廣告。事實上,后來與貝因美、網易、361度之間的合作,相關公告顯示也是為了這一點。2012年甚至還被樂視網定為了 “廣告年”。這段時間,樂視網講述的故事還有用超募資金“包攬”未來熱播影視等。
爾后,當有了樂視盒子,樂視網的宣傳風向標也跟著一轉,對樂視盒子定義為 “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生態系統的最佳體現之一。當時刮起一陣旋風。更有市場人士稱,產品將顛覆產業的盈利模式。再后來就輪到了超級電視,“顛覆日”的神秘色彩,李開復的重磅加盟,數度挑戰三星的明確口號,無一不把市場的注意力定格在樂視網身上。
想象空間一旦打開,股價的表現也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