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正在成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成為一項社會基礎設施。這使得互聯網承載越來越多的民生服務。
《辭海》中對于“民生”的解釋是“人民的生計”。簡單的說,就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最主要表現在吃穿住行、養老就醫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
民生服務信息增多、社會民生問題帶來的用戶痛點,給搜索引擎向民生搜索發展帶來機會。
就2013年從百度的發展便可看出其民生化的趨勢。其先與藥監局合作推出藥品查詢,繼而與國家代碼中心合作推出組織機構代碼查詢,近期還低調上線了醫療搜索,網民可以通過癥狀等去搜索醫院醫生醫囑等信息。
近日百度聯合司法部、中消協發布“網民權益保障計劃”。如果網民通過百度搜索商業推廣信息并進行線上線下交易后,如發現上當受騙,可以向百度提供相關證據,申請權益保障。
百度將聯合司法部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員協會、中國消費者協會一起協助消費者進行維權,并將為遭遇假冒、釣魚欺詐網站并受到損失的網民提供最高5000元的先行賠付保障金。
先行賠付這并不是百度開的先河。淘寶已經有先行賠付了。但搜索引擎因為請求量巨大、信息源錯綜復雜、交易過程不好監控,做先行賠付存在更大的風險和成本。淘寶有保證金,百度卻是要自己先貼錢再去找不良網站追責的。
聽說已經有一位女士因為團購萬達電影票出現糾紛,已經獲得了賠償。金額不多,幾十塊。
不論結果如何,百度此舉都值得鼓勵與贊賞。對用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通過推動司法部和消協一起將以前無人管或者難管的灰色地帶管理起來,對行業發展也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會增加不良網站的觸犯游戲規則的成本和顧慮,也給其他互聯網公司提供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