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5顆衛星構成網絡
按照規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需要發射35顆衛星,將有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足足要比GPS多出11顆。將提供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
北斗導航終端與GPS、“伽利略”和“格洛納斯”相比,優勢在于短信服務和導航結合,增加了通訊功能,具備的短信通訊功能就是GPS所不具備的。全天候快速定位,極少的通信盲區,精度與GPS相當。在提供無源定位導航和授時等服務時,用戶數量沒有限制,且與GPS兼容;可同時解決“我在哪?”和“你在哪?”;自主系統,高強度加密設計,安全、可靠、穩定,適合關鍵部門應用。
GPS雖然能夠導航,但是不能通信,當沒有手機信號時,不能和外界保持聯,但是北斗有發送短信功能,如果在田野發生意外,可以發送衛星短信與外界溝通。
提供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
正在實施建設的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兩種服務方式,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屬于第二代系統)。
開放服務是在服務區免費提供定位、測速和授時服務。授權服務是向授權用戶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測速、授時和通信服務以及系統完好性信息。2020年左右覆蓋全球,北斗解決了何人、何時、何地的問題,這就是北斗的特色服務,靠北斗一個終端你就可以走遍天下。北斗具有短報文通信,定位準確,緊密授時等功能。可提供導航定位服務,授時服務,短報文通信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汶川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