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數據顯示留學海外名校已成為很多應屆高考生的新選擇,每年這個時期留學市場正處于“硝煙彌漫”的狀態,但今年有所不同,一些老牌出國留學國家紛紛經歷“突發事件”,致使2011年的留學市場多了很多不確定性,美國是否可以繼續一家獨大?一些勢頭發展迅猛的“新軍”是否可以在今年嶄露頭角?下文中為您逐一分析。
3月11日日本經歷了一場讓世界為之一震的9級大地震,并且隨之而來的核泄露更是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屏住了呼吸把目光投向了日本。要說這次日本大地震對日本經濟有多大的影響,現在也沒有人可以完全預測,但是它對日本旅游及留學市場帶來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一位旅游業的從業者說:“目前很多日本游項目基本處于停滯狀態,預計到年底,日本游都很難恢復,核輻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游客的出游心理。”他們旅行社已損失幾百萬元。而留學市場就更為慘淡,咨詢日本留學的學生大幅度減少,特別是家長對孩子去日本留學持堅決反對態度,許多中介公司開始尋求可以替代日本留學的其它留學項目。除了日本留學市場外,“熱”了好幾年的韓國留學也因朝韓關系的日趨緊張態勢開始降溫。
隨著5月2日奧巴馬宣布本拉登被擊斃,基地組織已正式宣布要對美國等西方國家進行“報復”行為,并且這種報復行為已經拉開帷幕。5月6日,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報道華盛頓多所學校收到帶有不明粉末的郵件,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消息,美國首都華盛頓約34所學校收到可疑信件,信件里含有性質不明的白色粉末。而這些僅僅是開始,現在美國隨時都有遭受恐怖襲擊的危險,很多家庭將會因此放棄到美國留學的計劃。
除了上述一些國家遭遇“突發事件”外,還有一些國家出臺了將要把一些中國家庭擋在門外的留學新政策。據了解,英國留學出臺了雅思成績總分最低5.5分且各單項不低于5.5分的留學新政策,并且打工政策也多了些限制,以前去英國留學只要順利通過使館面簽就可以,但現在新政策的出臺將會讓許多家庭失去選擇英國留學的機會。
老牌留學國家紛紛“出事”,2011年出國留學我們該做怎樣的選擇?
留學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讓孩子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和知識,感受國外文化氛圍,學習語言,鍛煉自力更生的能力。而留學市場的過快發展卻使很多人模糊了這個最根本的留學目的。留學的國家是否夠好,那里的生活環境是否優良反而成為了很多人考慮留學國家的第一要素。也因此造成了,很多學生到了國外,被那里的繁華景象所吸引,忘記了留學是為了學習,無法畢業、拿不回學位的留學生比比皆是。
“海龜”何以變為“海待”?正是由于留學生整體“質量”的不斷下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拋開留學環境等外在因素只關注學習本身,我們不難發現,有許多值得我們關注的留學項目,如:印度留學。
印度留學在國內被提起也只是近幾年的事情,由于這個國家的生活環境相對落后,在中國被報道的負面新聞過多,使得很多人對印度這個國家都持有否定態度。對于政治因素本身我們不必議論,因為這與留學相關性不大。就教育程度而言印度有許多我們不了解的地方。印度由于長期被英國殖民,至今延用英式教育體系,并且其官方語言是英語,在印度受過教育的人一般能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雖然不如歐美國家純正,但語言環境絕對要優于中國及一些亞洲國家。
而歐美發達國家偏好印度人才這已不是什么新聞。首先,印度的IT業世界矚目,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哪家著名的IT公司里沒有印度人的身影。據美國《商業周刊》2003年年底的數據,班加羅爾有軟件工程師15萬名,而美國硅谷只有12萬人。美國的風險投資商在軟件、計算機芯片和電子商務方面支持的新公司,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三在印度,其首先是在班加羅爾設立科技實驗研發基地。例如,英特爾班加羅爾公司是世界計算機芯片行業的領頭羊,而公司的大部分軟件工程師都是印度人。比爾蓋茨更是預言,IT業的未來將由印度人所創造。
印度之所以可以締造如此多的IT人才正是由其發達的IT教育所賜。而除了印度IT被世人所熟知外,印度的電影、瑜珈、珠寶時尚都在各自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印度在教育上的成功還遠不止這些,印度的商業人才早已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歐美跨國公司的“一把手”有多少印度人不妨讓我們盤點一下。
2009年10月,諾基亞西門子董事會正式任命印度公民蘇立(Rajeev
Suri)擔任公司的CEO;此前,摩托羅拉從高通公司請來了桑杰·賈(Sanjay
Jha)出任CEO,桑杰·賈同樣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金融巨頭花旗集團CEO潘偉迪(Vikram
Pandit)、百事集團CEO盧英德(Indra
Nooyi)也都是印度人。印度人的強勢甚至波及到商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專欄)曾談到,2010年有哈佛商學院、芝加哥商學院和INSEAD商學院3所世界級的商學教育結構的院長更替,前后三四個月的時間內,新任命的院長全都是印度人,而且都在印度讀完了本科。早些年,杜克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8年之前的過去10年,在移民創建的美國科技企業中,26%的企業擁有一名印度裔創始人,比例超過英國、中國、中國臺灣和日本裔創始人的總和;從1995年到2005年,硅谷15.5%初創企業是印度人創立的。
印度人群體何以能在歐美商圈如此出眾?BCG高級合伙人、董事總經理麥維德(David C.
Michael)認為:“印度重視商學教育,在印度,最頂尖的大學都是商業大學,在商業教育方面有著非常長遠的歷史,印度最好的學生基本進入了商業大學,年輕時即開始訓練商業領袖才能,另一方面英語教育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提供了便利”。
現在介紹完這些,我們還能片面的認為印度貧窮所以處處不如我們嗎?同為發展中國家,印度在各個方面都在被與中國進行比較。在一些經濟領域印度的確比我們落后。但在教育方面,印度并不輸于我們,甚至有些專業是大大優于中國。如果考慮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習知識技能,那么印度絕對是中國許多家庭最適合的選擇。
從國內最大的一家印度留學服務機構印度留學網(www.57in.com)處了解到,目前他們已與國內多家著名IT企業及在印度的開設分公司的一些中國企業建立了就業聯盟,提前為印度留學生鋪好了就業之路,也掃除了那些送孩子到印度留學的家長的后顧之憂。這個做法受到了許多家長的歡迎。
美、日、英、韓國這些中國留學市場上大熱的留學國家都因種種狀況可能遭遇市場緊縮,那么日益膨脹的國內留學市場將要如何釋放?是時候出現一些新興的留學項目來填補市場空隙了,印度說不定會因其專業上的優勢、英語教學優勢、留學費用優勢、就業優勢爆冷門,成為今年留學市場上一支異軍突起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