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劍橋茨威廉博物館策展人林政昇
西漢楚王墓葬玉衣所用玉片質地精良,玉料出產地據推斷來自海外,整套玉衣共用4千多片玉,比當時標準的2千片玉多一倍。
英國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5月5日推出中國漢墓文物展,以專題展覽形式向此間公眾展示中國漢代墓葬的部分精華。
展品中許多在中國徐州漢楚王墓和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漢代文物以前從未在海外展出。
這場名為《追尋不朽:中國漢代墓葬精華》的文物展在英國是首個同類展覽。
劍橋菲茨威廉博物館策展人林政昇在接受BBC英倫網采訪時解釋辦展設想,主要是基于海外公眾對中國歷史了解甚少,頂多知道一些秦始皇、秦兵馬俑和對外開放交流鼎盛的明朝的片斷。
他說,在秦始皇統一天下15年之后,結束連年戰亂,確立和穩固了延續至今的政治文化基礎的漢朝,卻極少引起關注。
秦皇漢武,實際上漢朝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可以說跟秦朝不相上下,甚至更重要;最起碼,現在人們所說的漢字、漢語、漢學、漢族等,其中的“漢”字就源于漢代。
林政昇還解釋了這次展覽的布展設想,即希望通過復制漢代帝王陵墓的格局,分四個展廳引領觀眾回到遠古,體味兩千年前的中國文化精髓。
另一層構思是把緊靠西漢權力中心的楚王墓葬精品跟表面對大漢天子俯首稱臣而內心百般不服的南越文王墓葬精品同室展出,讓觀眾通過對比兩者的異同,希望籍此對當時“南蠻”和北方之間的微妙關系有所感悟。
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上個月剛剛遭受18件永久收藏中國文物失竊的打擊,但最后還是決定如期舉辦籌備已久的漢墓文物展。
林政昇說,館方和各有關部門已經聯手加強了博物館的保安。
該館館長近日通過媒體呼吁竊賊歸還博物館視為“心肝寶貝”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