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舉慘敗 中國體育該有新方向?
中國女子舉重運動員周俊在倫敦奧運53公斤級比賽中三次抓舉失敗,以0分成績被淘汰。
中國奧運軍團在倫敦奧運頭兩天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尤其是與前一日游泳健兒連奪兩枚金牌相比,女子53公斤級舉重的慘敗更值得人們深思。
倫敦奧運會第二日比賽已近尾聲,中國軍團以6金2銀2銅成績暫居金牌榜與獎牌榜首位。
在周日上午進行的女子53公斤級舉重比賽中,代表中國參賽的周俊3次抓舉均未成功,無成績、無名次創造了中國女子舉重在奧運會上的最差紀錄。
而此前參加奧運舉重的女子選手,最差成績也是亞軍。
中國式選拔
實際上,周俊的入選就備受爭議,也折射了“中國式”體育選拔的缺陷。
中國舉重的奧運選拔制度是名額分配制,來自湖北的紀靜在全國選拔賽中為湖北代表團贏得了女子53公斤級舉重的奧運參賽名額,紀靜也是理論上這個項目實力最為強勁的中國選手。
然而,湖北體育局最終選擇讓17歲的周俊參加奧運會,希望可以培養年輕小將。
美國式選拔
不過,此前參加城運會只獲得第四名的周俊無法代表中國舉重的最高水平,在與國際一流選手比拼中敗下陣來不難理解,也讓中國體育迷倍感失望。
反觀美國的奧運選拔體制,實行的則是硬實力說話,面對面定輸贏。不論名氣、不論貢獻,所有選手要參加奧運會,都需要在美國國內的奧運選拔賽中進入前三。
盡管這造成了110米欄名將奧利弗、北京奧運會十項全能冠軍克雷、男子400米名將瓦里納等人無緣倫敦,但奧運選拔過程中人人平等的精神造就了美國體育的輝煌,同樣值得我們學習。
制度需改革
與周俊詭異獲得參賽名額、最終慘敗相比,與國際先進體育強國接軌的游泳隊卻在奧運首日給了全世界一個驚喜。
孫楊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奧運游泳金牌的男選手背后,是澳大利亞著名教練丹尼斯的辛勤栽培,后者曾培養出前世界紀錄保持者哈克特。
而葉詩文破世界紀錄奪冠的背后同樣有來自游泳強國澳大利亞的教練的指導。
與世界體育強國在制度上接軌,中國體育才能創造出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