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證據 有望問鼎諾貝爾獎
科學家在南極用BICEP2望遠鏡發現引力波。(圖片來源:美聯社)
引力波雖然微弱但十分獨特。(圖片來源:BICEP2研究團隊)
圖解古思的膨脹理論。(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據外媒報道,天文學家3月17日宣布觀測得到證據,能夠直接證明宇宙大爆炸后迅猛擴張,在科學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有望問鼎諾貝爾獎。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約翰?科瓦奇帶領的天文學家團隊在南極進行觀測,發現“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證明大約138億年前,宇宙曾在大爆炸發生后大約10-35秒到10-33秒的瞬間迅猛擴張,為“膨脹”(inflation)理論提供了直接證據。
美國科學家艾倫?古思1979年提出“膨脹”理論,認為大爆炸后的瞬間,宇宙曾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迅速膨脹,并以此為基礎,解釋我們所在的宇宙為什么幾乎是均勻的。35年來,“膨脹”理論一直是宇宙學的關鍵。
科瓦奇的團隊在南極通過BICEP2望遠鏡發現“引力波”,并以論文的形式向學術雜志《天體物理學》報告了這一發現。科瓦奇表示,南極干燥、稀薄的空氣是理想的研究環境,而這次出錯的可能性只有1000萬分之一。現年67歲的古思直言,沒想到能在有生之年看到 “膨脹”理論的切實證據,并認為本次發現“絕對值得拿諾貝爾獎”。
如果最終得到證實,這一發現就足以比肩暗能量、大爆炸本身等重大科學發現。科瓦奇的導師兼競爭對手約翰?E?卡爾斯特羅姆對弟子贊賞不已:“我認為這些結果不僅美妙,還很有說服力。”
也有學者對此態度謹慎。普林斯頓大學的保羅?斯坦哈特對“膨脹”模型本身持保留意見,表示若本次發現屬實,他的研究模型就沒有意義了。另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勞倫斯?克勞斯等人表示,本次的發現和歐洲航天局普朗克衛星的預期存在差異,“在歡呼之前還要再等等看”。
(來源:中國日報網?王琦琛?編輯:信蓮)

![]() |
![]() |
克里米亞人觀看普京講話實況轉播 | 俄軍向克里米亞烏軍開火 |
相關報道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恒星 幾乎和宇宙同齡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冷之地:零下272攝氏度
- 天文學家拍到宇宙震撼一幕:超級黑洞吞噬巨量物質
- 望遠鏡陣列拍到宇宙震撼一幕:超級黑洞吞噬巨量物質
- 世界最強大射電望遠鏡正式亮相 接收深宇宙信號或可探尋外星人
- 神秘強大無線電爆發 起源于幾十億光年遠宇宙
- 人類是否已摸到宇宙大門
熱門推薦
更多>精彩熱圖
24小時新聞排行
獨家策劃
精彩推薦
- [涉毒] 網傳李代沫吸毒被調查 唱片公司拒回應
- [明星] 明星告別兩會:成龍贊會風趙本山手機走紅
- [電視] CBS續訂三季《生活大爆炸》將有10季播至2017年
- [明星] 全智賢未來引關注:隱退還是拍續集?
- [電影] 《雪國列車》“即刻啟程” 導演抵京宣傳
- [明星] 金秀賢:最難忘與全智賢暫停時間之吻
- [電視] 王岐山談《星星》:韓劇走在咱們前頭
- [電影] 姜文《一步之遙》曝海報 定檔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