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盛世和合 牡丹傳情——記中國著名畫家楊一峰莫斯科畫展
新華網莫斯科11月12日電(記者趙葳 戴天放)劉禹錫詩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牡丹被擁戴為花中之王,象征著幸福、和平、繁榮和昌盛,其意象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12日,中國著名畫家楊一峰將牡丹的國色天香及其承載的“中國情”傳遞給莫斯科。
“盛世和合——中國著名畫家楊一峰畫展”12日至1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舉行。以牡丹為主要載體的104幅精品國畫薈萃于此,大幅巨作恢宏震撼,小幅作品靈動感人。或工筆、或寫意,或絢爛多彩、或質樸空靈,細膩與豪放并存,藝術語言運用不拘一格。
楊一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牡丹精神的探求是我繪畫的源泉,我相信牡丹對俄羅斯人民的感召力可以通過藝術的表達直抵內心,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中俄文化交流盡一份力。”
楊一峰的畫作不僅技藝精湛,更透露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展覽中一幅名為《輝煌》的畫作頗為引人注目:花團錦簇宛如紅色海洋,枝干卻蒼勁斑駁,給人滄桑之感。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臺前繁華盡人皆知,幕后努力鮮為人知。
對于楊一峰來說,在海外舉辦畫展已不是首次。通過交流出訪和海外辦展,楊一峰見證了中國繪畫藝術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與對話。他認為,中國國運昌盛,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文化也應踏出國門,走向世界。
展會現場楊一峰揮毫潑墨、舞動丹青,短短十分鐘,一幅牡丹爭春圖已經躍然紙上,令參觀者贊不絕口。
俄羅斯民族藝術家、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院士葉普蓋尼·羅馬什科說,楊一峰現場作畫使他對中國畫創(chuàng)作有了進一步了解,“中國畫對水的運用有很高的要求,但對色彩的協(xié)調及文化內涵的表露則與油畫相通。”他說,中國畫博大精深,在俄羅斯各大藝術學院均為必修課,但僅通過書本和電視了解中國畫遠遠不夠,在俄羅斯舉辦中國畫展意義重大,能讓市民與中國文化“親密接觸”。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在開幕式上說,中俄兩國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兩國的交流不應只停留在政治和經濟上,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俄羅斯是一個藝術王國,希望通過楊一峰的個人畫展向俄羅斯人民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希望中國畫家能夠吸收俄羅斯文化的精華。
李輝還表示,作為此次畫展的承辦方,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不僅是中俄貿易平臺,還發(fā)揮了中俄文化交流紐帶的作用。
本次展覽由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及中國誠通集團主辦,并得到了俄羅斯中國總商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俄羅斯代表處以及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