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由中國日報社與日本言論NPO共同主辦的第九屆北京—東京論壇在北京開幕,數百名中日來賓出席。以下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經濟分論壇的主旨演講摘要:
我昨天晚上5點鐘從華盛頓直接回到北京,參加昨天晚上的晚宴。今天的經貿議程我很高興,看到這么多同仁還有朋友,說明我們經貿工作是在一個關鍵點上,大家意見是一致的。我講7分鐘,主題是中日經貿發展必須有一個新的思路。
我主要講兩點,第一對當前經貿經濟、中日經貿形勢的分析,第二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我不太同意,有一些人講當前中日經貿已經是35年前《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以后的最困難時期。理由是,雖然目前為止,今年1到8月份,中日經貿下降8.2%,達到1700億美元。有的人跟中韓貿易相比,認為中韓貿易1到8月份上升5.7%,中韓如果再努力150億美元,完全超過了中日貿易。第二個有一種觀點認為,中日韓談判,會變成中韓FTA的談判,很可能在近期內就要完成。所以說明中日經貿到了關鍵時刻。當前經濟最困難的不是在于數字,也不是形勢,而是在于雙方企業家目前的整體的心態。第一找不到方向。第二受政治影響太大,當初35年前,我們企業家來引導整個政治環境,現在相反我們是在政治環境下,我們經濟受到極大的影響。我不同意這三個看法。
理由是中日經濟到目前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階段。日本企業已經從35年前,在中國開設投資企業的投資轉口型,全面轉為投資市場型,以前日本在中國的工廠生產的產品是轉到其他國家的,但是現在日本已經把生產產品轉為市場型,13億人口的大市場,將是日本今后一個最大的市場。到目前為止,據我了解,在華的日企65%是持平和增長的,35%是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第二,9月份以來中日經貿有所回升,回升到7個點,今年1到9月份日本對華投資增長1.4%。今年9月份以后,到日本去旅游的中國人大大增加,據旅游局統計,增長8%,這些說明中國人已經比較冷靜對待中日的情況。所以我對中日形勢的判斷是樂觀的。有一些專家認為是屬于困難時期,但不是屬于最困難時期。
第二個問題。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今天上午唐家璇委員以及明石康都表達了很好的愿望,作為中日兩國的企業家,特別是當前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一定要克服政治外交形勢的影響,把兩國企業的經貿和今后的業務作為推動兩國外交政治發展的一個新動力。有些人告訴我,今后中日關系的發展還要看青年。不錯,但是我認為今后兩國的政治和外交還是要寄托于企業家。日中貿易協會、經團聯,還有很多中小企業為此付出過努力,但是35年以后,我覺得作為在座的企業一定要重新塑造信念。現在要做的工作是要起一個表率作用。今年我們馬上要派出一個大的企業家代表團訪問日本,包括中興。但是還要加強省市的聯合,還要加強民營企業的聯合。
第三,我希望這次我們的論壇切切實實拿出一個實際可操作的方案,這是經濟論壇里面最終需要達成的目標。我說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參加了差不多五屆,能夠開成這五屆,我覺得這是我們邁出的一大步。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