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幾名以色列孩子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觀看“鐵穹”火箭彈攔截系統。
擊斃哈馬斯指揮官賈巴里后,以色列國防軍在社交網絡發布消息,以軍甚至還將一些戰況@給了對手哈馬斯。
17日,幾名以色列孩子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觀看“鐵穹”火箭彈攔截系統。新華/法新擊斃哈馬斯指揮官賈巴里后,以色列國防軍在社交網絡發布消息,以軍甚至還將一些戰況@給了對手哈馬斯。
巴以新一輪沖突18日進入第五天,以軍當天對加沙地帶的轟炸造成3名兒童死亡。自14日沖突爆發以來,已有4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430多人受傷。此外,在擊斃哈馬斯卡桑旅指揮官賈巴里后,以色列國防軍迅速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布消息,并制作了帶有嘲弄意味的海報。卡桑旅則直接回復以色列國防軍說:“你們自己打開了地獄之門。”雙方在社交網絡這個“新戰場”開戰,也開了世界軍事史的先河。
新趨勢
交戰雙方社交網上互動
以色列對加沙的攻擊為在戰爭中使用社交媒體翻開了新的一章,以色列國防軍(@IDFSpokesperson )和哈馬斯武裝派別卡桑旅(@AlqassamBrigades)都在外國的微博——“推特”上發布實時消息,給出自己一方對沖突的解讀。在以色列空襲擊斃哈馬斯軍事指揮官賈巴里數分鐘后都發布了英語評論,顯示出雙方在沖突中引導世界輿論的積極性。“推特”等社交媒體被公然用作戰爭目的,還是第一次。
在“推特”網站上,以色列附了一張圖片,圖片以紅色為背影,上面印著哈馬斯高級軍事領導人賈巴里的大幅頭像,還有賈巴里的名字。在這個頭像上面蓋了一個大號的白色印戳,印戳用英文寫著“被清除”。據了解,以色列不僅貼了圖片,還上傳了有其爆頭內容的襲擊視頻。自以軍方14日開始代號為“防務之柱”的軍事行動,以色列國防軍就用“推特”直播其對加沙地帶哈馬斯武裝分子的軍事行動宣傳勝利,還將戰果@給對手哈馬斯的賬號,說要讓哈馬斯所有成員都沒有立足之地。據美國媒體報道,“推特”、臉譜等社交媒體公開用作戰爭目的這還是第一次,而巴以之間其他途徑的輿論戰卻是由來已久。
過去打仗輿論戰是散發傳單,現在用“推特”@對手、直播戰況,以色列這么做究竟有哪些戰略意圖?國防大學李莉教授認為,以色列是要在社交網站打一場輿論戰。
新武器
“鐵穹”改變以巴沖突“規則”
17日,以軍首次在特拉維夫部署第五套改進型“鐵穹”火箭彈攔截系統并成功攔截一枚火箭彈。以軍當日統計,過去3天遭737枚火箭彈襲擊,245枚由“鐵穹”攔截。
美國國務院17日評述,“鐵穹”扮演的角色“引人注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18日介紹這一系統。報道說,“鐵穹”名稱本身會令人聯想一個保護罩罩住一座城市。對來襲的短程火箭彈或迫擊炮彈,它會發射導彈攔截,空中摧毀目標。每套“鐵穹”系統主要由一部識別來襲目標的火力控制雷達和一個便攜式導彈發射裝置組成。
這一系統機動性強,幾個小時內可轉移和重新組裝。每套系統配備數十枚高機動性導彈。IHS簡氏信息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每枚導彈長3米,直徑大約15厘米,重90公斤,射程4至70公里。彈頭據信可攜帶11公斤高爆炸藥。
以色列2007年開始研發這一陸基防御系統,2008年和2009年完成一系列測試,2011年3月在南部地區部署首套“鐵穹”。IHS簡氏說,以色列空軍2011年報告稱,這一系統攔截成功率為70%。以色列軍方說,“鐵穹”可全天候同時應對多個目標構成的威脅,“雷達探測到一枚火箭彈發射,然后把信息傳遞給控制中心,由后者測算彈著點”。IHS簡氏數據顯示,每套“鐵穹”耗費大約5000萬美元,每枚導彈成本至少6.2萬美元。
“鐵穹”最初由以色列國有軍工企業拉斐爾國防系統公司單獨研發,隨后受到美國資助。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