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不看好敘利亞宰牲節短暫停火
本月21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與到訪的卜拉希米舉行會晤,他們重點討論了在宰牲節期間實現敘境內短暫停火的倡議。宰牲節是伊斯蘭教兩大節日之一,今年的宰牲節自26日開始,持續3天。
卜拉希米提出的在宰牲節期間實現敘利亞短暫停火的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支持。美國、俄羅斯、中國、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國均表示支持這一提議。同時,敘境外反對派組織“敘利亞全國委員會”主席西達也發表聲明,對停火倡議表示歡迎。
盡管如此,隨著宰牲節日益臨近,不論是敘利亞政府軍還是反對派武裝均未表露出任何準備落實停火倡議的跡象。總部設在英國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僅在21日就有超過200人喪生,其中包括60名士兵和反對派武裝分子,而在22日,敘利亞南部的戴爾澤爾以及東部的德拉地區均遭炮火襲擊,首都大馬士革附近也發生激烈交火。
“停火倡議只是媒體放出的煙霧彈,誰會去執行?誰負責監督呢?”卡西姆?薩德丁曾在敘利亞政府軍服役,他后來投奔反對派武裝,成為霍姆斯省一個反對派軍事委員會的主席。
薩德丁說,反對派愿意遵守聯合國的決議,但是他很懷疑聯合國有何種機制能夠保障實施上述停火倡議。他還舉例稱,反對派武裝接受了前任敘利亞危機聯合特使安南的斡旋,在4月份一度停火,但是政府卻沒有遵守約定。
駐守在大馬士革的一名反對派武裝指揮官的言辭則更加犀利:“這份停火倡議肯定不會成真的,我們不感興趣也不會接受,”他還補充道,“況且,停火3天也不會達到任何效果。”
***敘危機負面溢出效應致黎首都沖突不斷
因炸彈襲擊遇難的黎巴嫩國內安全部隊情報局局長哈桑的葬禮21日在首都貝魯特舉行。葬禮下午結束后,大約200名年輕人前往位于貝魯特市中心的總理府,遭總理府外的安全部隊阻擋。安全部隊朝天鳴槍、釋放催淚瓦斯,試圖驅散人群,與示威者發生肢體沖突,導致至少20人受傷。
22日,黎政府軍士兵和不明身份的槍手在貝魯特遜尼派聚居的塔里克杰迪達區發生沖突,5人受傷。據當地居民描述,槍手配備步槍和火箭推進榴彈,交火十分激烈。
當天晚些時候,黎巴嫩軍方發表措辭強硬的聲明,誓言守衛國家。“過去幾小時(發生的事)無疑表明,國家正經歷決定性關鍵時刻,一些地區緊張局面升級至前所未有的態勢。”聲明還呼吁所有政治領導人謹慎表達立場和觀點,“因為國家命運處境危險”。
1975年4月13日,黎巴嫩基督教長槍黨民兵與伊斯蘭教民兵發生武裝沖突,觸發內戰,這場內戰直至1990年才結束。15年間,遜尼派、什葉派和基督教派之間角力爭斗,不但造成大約15萬黎巴嫩人喪生,而且給國家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黎巴嫩國內支持巴沙爾的什葉派與支持敘反對派的遜尼派的沖突不斷,黎其他派別也伺機而動。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貝魯特暴力沖突頻發表明,敘利亞危機的負面溢出效應正在不斷擴大,或將演變為一場地區危機。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