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國內暴力沖突持續 中俄駐利比亞大使館遭沖擊
***俄中兩國回應西方指責
?中俄駐利比亞使館遭沖擊
因為在敘利亞問題上投反對票,西方對中俄發起集體指責,中東地區也有國家響應西方的批評。5日,俄羅斯駐黎巴嫩大使館前爆發兩伙集會,一伙舉行靜坐,譴責莫斯科否決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草案,另一伙則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6日,敘利亞反對派的一些支持者沖擊俄羅斯駐的黎波里大使館。示威者爬上房頂,降下俄羅斯國旗,并高舉“利比亞革命派準備與敘利亞弟兄們一起戰斗”的標語。
6日當天,中國駐利比亞使館也遭到抗議者沖擊。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2月7日對此表態,稱中方嚴重關切此事,已向利比亞方面提出交涉,利比亞目前就此事件表示了歉意,并承諾加強對中國使館的安保工作。
面對西方的指責,中俄兩國6日分別做出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6日表示,在敘利亞問題上,中方不是誰的庇護者,也不刻意反對誰,而是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和負責任態度。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對西方的“歇斯底里”提出批評。
?俄方不打算改變立場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6日說,俄羅斯堅信自己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是正確的,并不打算改變所持立場。
當天,拉夫羅夫在莫斯科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決議草案進行投票過于倉促,俄方對此感到遺憾。俄方保留對阿拉伯國家聯盟倡議中關鍵性條款的支持,包括沖突各方停止暴力活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干涉敘利亞內政和盡快開始不預先設定談判結果的全國性政治對話。俄方沒有任何必要改變自己的立場。
拉夫羅夫說,在評價聯合國安理會關于敘利亞決議草案表決結果時,一些西方國家發出的聲音不夠體面,甚至近乎于“歇斯底里”。而這種“歇斯底里”的評論掩蓋了敘利亞過去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事件本質,即敘利亞不止有一個暴力源,該國存在好幾個暴力源。
7日,到訪敘利亞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總統阿薩德進行會談。敘利亞國家電視臺還播放了數千名政府支持者歡迎拉夫羅夫的畫面。陪同拉夫羅夫訪問的還有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局長弗拉德科夫。報道稱,雖然俄羅斯倡導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會談,但俄羅斯仍是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堅定盟友。
此前,俄對外情報局透露說,雙方會晤期間將就以最快速度通過成熟民主改革從而盡快穩定敘利亞局勢的問題進行討論。
(來源:中國日報網 小唐編譯整理 編輯:劉純萍)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