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六年五訪中國備受關注
2010年7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資料圖片
【墨西哥通訊社柏林1月31日電】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將于2月2日至3日訪華,此行目的是推動歐元區的穩定,增強中國對歐元區的信任。
默克爾訪華安排在歐盟布魯塞爾峰會之后。在此次峰會上除英國和捷克之外的25個成員國就政府債務和限制赤字達成了“財政契約”,為未來歐盟經濟實現根本復蘇奠定了基礎。
默克爾將率領一支由20位經濟領域代表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德國政府發言人周二表示,中方非常愿意了解這次歐盟峰會的成果。他還強調,歐洲金融穩定基金對所有國際投資者敞開大門。
默克爾不久前指出,她希望能推動中國的投資者到歐元區投資,這將進一步促進“兩國業已存在的合作關系”。到目前為止,中國沒有排除加入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可能性。
中國和德國互為彼此的主要貿易伙伴。盡管兩國保持了積極的雙邊關系,但雙方在很多問題上立場相左。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31日報道】題:默克爾討好中國投資者
德國總理默克爾2月2日將到中國訪問,解釋歐洲在歐元區進行的危機管理并且吸引中國金融機構到德國乃至整個歐元區投資。
德國一名高級官員在默克爾啟程對北京和廣州進行正式訪問的前夕說:“默克爾將尋求獲得金融投資者的信心。外界對歐洲經濟信心增強,也符合中國利益。”
默克爾議程中的首要事項將是闡述歐盟領導人在周一峰會上做出的決定。柏林官員說,在與中國領導人會談時,默克爾將尋求北京支持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出資,以便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并投資歐元區國債以及紓困基金。
德國這名高級官員說:“總理的工作不是做投資銀行家。”她的角色是恢復外界對歐洲危機管理的信心。
默克爾也將尋求中國政府的“建設性合作”,以便遏制伊朗也許抱有的核武野心以及終止敘利亞的暴力活動。
默克爾希望得到中國的保證,即中國不會增加進口伊朗石油,以此來填補歐盟對德黑蘭實施石油購買禁令后的銷售缺口。
此次訪問是默克爾在過去6年內第五次訪問中國,凸顯世界上兩個最成功的出口大國之間愈發緊密的貿易往來。
【德國《世界報》網站1月30日報道】題:歐洲的“乞討婆”默克爾敲擊中國大門
中國官方媒體為默克爾總理打破了訪問當天才通報消息的傳統。上周五讀者就獲知,默克爾將是中國在其龍年里接待的首位外國政府首腦。
布魯塞爾歐盟金融峰會結束后,默克爾即于2月2日訪問中國,這讓中國領導人感到得意。上海一家報紙寫道,默克爾在抵達中國當天就到社科院和中國的智囊團討論金融和貨幣問題。
大多數報紙都毫不掩飾地說,默克爾的形象在2005年以來已經獲得了大幅改善。
中國一家財經雜志把默克爾訪華看成繼續同這個最大最重要的歐洲經濟伙伴做“大交易”的機會。
“今天中國企業擁有歐洲所需的資本,而歐洲擁有中國企業所需的技術和專利”。該雜志的封面圖案是一張歐元合成圖,圖上有一段中國長城。
(來源:新華網 編輯:梁杉)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