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俄羅斯駐華商務總代表(公使級)齊普拉科夫在上周末在北京舉行的關于“俄羅斯入世和中俄經貿關系遠景”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俄羅斯正在為加入WTO而積極努力,有望在今年九月份入世,俄羅斯政府希望多邊入世談判在近期內盡快結束,但具體還要看談判的進度”。 去年俄羅斯完成了在商品和服務市場方面與俄羅斯重要的合作伙伴包括美國等的雙邊談判,目前俄羅斯入世的多邊談判接近尾聲。
近年來,俄中經貿關系發展很快,從2001年到2006年的五年中,兩國外貿總額增長了三倍。2007年第一季度俄中兩國貿易繼續保持2006年的增長趨勢。但是,俄羅斯許多潛在的合作伙伴,包括一些中國公司雖然愿意去俄羅斯投資做生意,但存在對俄羅斯經濟政策不穩定、投資環境沒有完善的擔心。俄羅斯自4月1日起實施的一紙禁令(禁止外籍勞務人員在俄境內從事零售貿易)多多少少讓在俄的外商們感到不安。而在俄羅斯零售行業占主導作用的中國商人受到的沖擊更大,許多中國商人被迫低價清倉回國。齊普拉科夫針對這項零售業的準入禁令提供了一些建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雇傭俄籍售貨員來從事市場上的零售,或者按照俄羅斯法律登記自己的公司。盡管這樣會造成商品的成本提高,但即使中國公司按照俄羅斯的海關法律清關,他們的價格還是有優勢的。”
雖然俄羅斯出臺的零售業的準入禁令讓中國商人損失慘重,但是,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產品結構已從傳統的商品類型(如鞋類、服裝等)向新的商品類型(如機電產品)轉變。中國越來越多地向俄羅斯出口機械設備,其中包括能源方面的設備。中國出口的工業品比重也越來越大。這一比重從2001年的11%增加到2006年底的29%。
齊普拉科夫對兩國未來經貿發展持樂觀態度。他認為,“中俄相互間投資也發展很好,其中很重要的增長點是兩國邊境地區的邊貿合作,在俄羅斯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中國是東北地區。”
(編輯:王晶 來源:中國經濟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