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受到國人關注的一位紐約華人和一位中國公民聯合狀告CNN一案有了新進展。CNN負責法律與國際事務的副總裁代表CNN以公函的形式向原告的代理律師發來正式聲明。在這份公函中,CNN引用卡弗蒂的話,“讓我覺得遺憾(regret)的是,一些中國人和在美華人覺得我可能(maybe)是在侮辱他們,這絕非我的本意,我對此表示歉意(sorry)。”CNN表示,希望這樣的澄清(clarifies)能起到作用。
這是CNN到目前為止的官方表態,然而這個聲明依然缺乏誠意,敷衍塞責,僅僅是CNN表達了希望不要繼續推進訴訟的和解態度,是一種法律上的技術性回應。
是CNN怕了嗎?一方面不是,一方面也是。
CNN作為國際知名的新聞媒體,發表煽動和侮辱性的言論并非首次。其節目主持人曾經多次在訪談節目中發表侮辱阿拉伯人的言論。雖然有關族群提出強烈抗議,甚至游行示威,但最終都不了了之。這主要是因為在美國,言論自由作為寫在憲法上的基本權利,解釋權在法院,而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也會根據憲法盡量保護言論自由。
就本案而言,作為被告的卡弗蒂并沒有特指具體的中國人,而是使用“中國人”的概念,對中國人進行整體性的侮辱。或許意識到自己觸犯了眾怒,他在公開聲明中,把矛頭對準了中國政府。這是一種非常狡猾的轉移公眾視線的做法,被告試圖通過強化新聞媒體對政府的批評監督權,淡化其言論給普通中國人造成的傷害。
另外,對于財大氣粗的美國新聞媒體來說,一旦進入實質性的程序,那么他們不僅會援引美國憲法言論自由的規定,作出強力辯護,而且曠日持久的訴訟,將會使勢單力薄的原告苦不堪言。這個案子剛開始時,原告的律師團有6個人,可是到目前為止,5個洋人律師已經全部退出,只剩一個華人律師,而且他也表示感覺很“吃力”。所以,就美國的法律現實而言,這是一個原告很難取得勝利的案件。
但是,CNN畢竟還是以書面的方式對中國公民的訴訟作出了回應。傲慢的CNN做出了帶有歉意性的聲明,就已經是原告的初步勝利。當訴訟使人們更接近真相,那么,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長期以來,中國人不習慣運用國際通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這就使得一些外國的新聞媒體,經常利用少數中國人的過激行為,夸大中國的威脅,轉移公眾的視線。這種獨特的新聞炒作手法,已經讓中國的國際形象大大受損。所以,運用國際通行的法律語言,通過訴訟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做法。
訴訟是一種國際通行的語言,訴訟是我們探求真相的渠道之一。各國的訴訟規則千差萬別,而程序正義是各國訴訟的基本準則。在訴訟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主張提供充足的證據。在訴訟的過程中,熾熱的愛國情感會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從而促使更多的公民反躬自問,在重新塑造國際形象的過程中,中國公民究竟應該做些什么?我們是立足于崗位,做好本職工作,還是東施效顰,死抱著西方國家的所謂普世價值觀念,營造精神的烏托邦?
訴訟的過程還是一個普及法律知識的過程,東西方法律的差異,中國法律體系之不足,都會顯現出來。就本案來說,被告所發表的言論,究竟侵犯了中國公民的何種權利?在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中,是否存在類似的法律制度?言論自由與新聞報道權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所有這一切,都促使人們反求諸己,進一步完善中國的法律體系。
我們不必懼怕和敵視西方新聞媒體,至少在訴訟中我們處于平等的地位。如果西方新聞媒體繼續顛倒黑白、搬弄是非、張冠李戴、尋釁滋事,那么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更多的訴訟。當中國的法律體系不斷完善,當更多的中國公民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人格尊嚴的時候,西方的新聞媒體不得不掂量掂量,在有關中國的問題上,是實事求是,客觀報道,還是信口開河,肆意誹謗。(特約評論員喬新生)(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