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月28日當天,香港迎來美國第七艦隊旗艦“藍嶺”號的造訪。這引起了港臺灣媒體的高度關注。
“藍嶺”號到訪的消息最早是由臺北“中央社”披露的。1月24日,“中央社”發布消息指出,“中國當局已批準‘藍嶺’號將于本月底靠泊香港水域”。
隨后,香港媒體也紛紛引述了“中央社”的報道。
·拿“小鷹”號說事是小題大作
“藍嶺”號之所以引起港臺媒體的高度關注,源于去年11月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未能如愿停靠香港。“中央社”報道稱,“‘小鷹’號事件曾導致中美關系緊張”,此次“藍嶺”號如果能夠成行,將是繼“‘小鷹’號事件”后,中國首次批準美國重要艦只進入香港港口。
但在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研究員滕建群看來,臺灣媒體故意將“藍嶺”號跟“小鷹”號聯系起來是“小題大做”。他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說,“藍嶺”號訪港屬于正常的往來,“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
滕建群指出,當時中國拒絕“小鷹”號進入香港屬于正常行為?!鞍凑諊H慣例,可以讓你進,但香港是中國的領土,國防和外交都歸中央政府管,所以最后進與不進,由中國說了算?!彪ㄈ赫f:“國際關系歷來都是這樣的,不會百分之百滿足你的要求,我有我的利益在里邊。像紐約等城市港口也不是外國軍艦可以隨便進出的?!?/p>
他進一步解釋說,臺灣媒體之所以到現在仍在炒作此事,“目的在于破壞中美和諧”。一個例子是,幾天前《中國時報》竟然宣稱,中國戰艦在臺灣海峽與“小鷹”號對峙,報道很快遭到了中美雙方的否認。
·訪港目的和往常一樣
據了解,香港一直是美國軍艦在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補給站。長期以來,美國出于多種角度考慮,經常安排部署在西太平洋或往返印度洋執勤的美軍艦船前往香港靠港、訪問。
據報道,1997年初,中美雙方達成協議,允許美國軍艦在香港回歸祖國后繼續到香港進行維修和補給。根據協議,美國軍艦訪港必須先得到中國政府的允許,然后安排其在香港停靠的有關細節,如無線電通訊、蔬菜供應、往返的交通艇等等,過去每年平均有60至70艘美國軍艦訪港,官兵人數多達4.5萬人。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藍嶺”號第一次訪問香港了,最近的一次是在2006年2月16日,主要目的是補給物資?!斑@次訪問應該和上次一樣,不會有其他目的?!币晃恢袊\妼<蚁虮緢蟊硎?。
·“藍嶺”號地位比“小鷹”高
臺媒在炒作此事還不忘突出“藍嶺”號的特殊性——第七艦隊的旗艦。曾經在海軍服役過的滕建群對“藍嶺”號也非常熟悉?!耙簿褪侵笓]艦。中國海軍至今還沒有這樣的指揮艦?!{嶺’號雖然不像‘小鷹’號那樣有作戰能力,但上邊住著艦隊司令負責指揮,所以地位比‘小鷹’號重要?!?/p>
根據公開資料,“藍嶺”號是一艘??諆蓷鲬鹬笓]艦,可以在各種作戰行動中為陸??罩笓]官提供指揮和控制條件。其母港位于日本橫須賀,至今已在美國海軍服役35年。而“藍嶺”號所在的第七艦隊隸屬于太平洋艦隊,以日本橫須賀港為基地,擁有逾50艘軍艦及超過350架戰機,駐守士兵逾6萬人。(來源: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