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聯合演習導演指揮部[資料圖片]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安全”從來就是一個相對概念,不存在絕對安全,所以必須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威脅”一直便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根除威脅,所以唯有積極防御、有效應對。隨著信息時代的急速到來,網絡安全威脅已經凸現并日益嚴峻。應對這一新的安全威脅,切實提高網絡防御能力,確保打贏“網絡防御戰”,是軍隊必須擔當的職責和使命。
·正視網絡時代的現實安全威脅
不理解時代就不能真正理解戰爭,不理解網絡安全就不能真正理解我們面臨的現實威脅。在當今這個依賴“數字化生存”和人們“言必稱網絡”的時代,人類從生存方式到生活方式無不感受著網絡化的巨大影響,“無網不在”、“無網不勝”已成為顯著的時代特征。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網絡同樣是把雙刃劍。人們在享受網絡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必然承受著無法回避的網絡安全威脅。網絡本身所具有的應用廣泛性、互聯開放性、互動瞬時性、空間虛擬性、平臺核心性和相對脆弱性等特征,也使這一安全威脅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日益嚴峻、日益緊迫。網絡安全威脅橫跨于軍隊、地方,貫穿于平時、戰時,對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網絡安全威脅根本源自于網絡自身的脆弱性。網絡的開放性和安全性本身即是一對固有矛盾,無法從根本上予以調和。再加上基于網絡的諸多已知和未知的人為與技術安全隱患,網絡很難實現自身的根本安全——當網絡不僅作為信息傳遞的平臺和工具,而且擔當起控制系統的中樞時,那些無不與網絡密切相關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金融、通信、電力、交通、油氣等國家的戰略命脈,也必然地處于相對的威脅中。在一定程度上,網絡安全威脅已上升并轉化為國家的戰略性安全威脅,網絡霸權和網絡戰略威懾,已成為霸權強國在網絡時代恃強凌弱的新武器。
網絡安全威脅已經滲透甚至主宰了傳統和非傳統的整個安全領域。非傳統多種安全威脅騎上網絡的駿馬,肆意馳騁在無疆無邊的虛擬空間:敵對勢力借助網絡平臺的開放與便利,大肆進行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輸出,他們放大社會問題,煽動不滿情緒,甚至宣揚反動思潮,進行網絡政治動員并實施網絡恐怖主義;犯罪集團利用網絡金融的便利進行資本轉移等非法活動,制造帶有政治色彩的金融危機;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的隱蔽性廣泛進行各種犯罪活動,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販毒、網絡販黃、網絡竊密、人口拐賣、國際偷渡等無所不及。而在傳統的軍事安全領域,由于信息化戰爭必須以網絡為中心,現代戰爭的方方面面無不受到網絡的制約和左右;網絡戰簡單易施、隱蔽性強,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效益,再加上網絡空間的虛擬性、異地性等特征,又賦予網絡戰隱蔽無形、全向滲透的優勢,網絡戰所達成的作戰效果,是傳統軍事手段難以比擬的。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軍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還比較低,霸權國家軍隊“網絡中心戰”的信息化戰爭優勢,對我軍的威脅是全方位的;我國正成為黑客攻擊的主要對象之一,也是受到網絡破壞程度最深的國家之一,但是近期卻一再受到某些西方國家的公開誣陷——這種因網絡安全而引發的混淆視聽,其實同樣也是一種嚴重的網絡安全威脅。
網絡安全威脅已經并仍在與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相互滲透,使我們維護國家安全的形勢變得越發錯綜復雜,說網絡安全威脅已成為網絡時代最現實最嚴峻的重要威脅,應該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