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米歇爾說:“大約3年前,我以前的公司里有一個小女孩,她坐在辦公室里面突發奇想,說是不是可以拍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人進入監獄里面去營救他的兄弟。”電視節目制作公司里有很多人做策劃工作,像這樣的想法,幾乎每天都在誕生,但一個想法還不足以征服投資者———他們面前每天都擺著很多不同的故事梗概,制片人會在其中選出感興趣的故事,先拍一集試播。

第一集拍出來后,公司選擇不同年齡層的志愿者組成一個評審團,坐在一間屋子里看片:“每人的座位上有一個可旋轉的按鈕,當他們看到一個自己喜歡的情節或者對白時,可以隨時旋轉這個按鈕,一架儀器會將這個動作記錄下來;反之亦然。”不過,米歇爾強調:“最重要的還是制片人的眼光,有時候測試出來的結果可能并不準確,因為選擇調查的樣本畢竟有限。”
《越獄》的第一集測試效果令人相當滿意,制片公司開始拍攝《越獄》前13集———通常一季劇集在20到24集之間,13集剛好過半。播出之后,《越獄》大火,接下來開始簽訂拍攝合約,繼續完成后面的7集。
每周一集,中美收視習慣不同
一旦決定要投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劇本創作。米歇爾說:“劇本創作跟中國的電視劇有很大不同,但美國人已經用這種方式工作很長時間了。”美劇的劇本創作方式是團隊性質,一般來說,一個劇集有五、六個人進行專門的劇本創作,《越獄》在早期也是如此。
記者在采訪之前曾經在《越獄》迷中做過一個小小的調查:“你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什么?”所有人都回答:“受不了一周等著看一集。”對此,米歇爾笑著說:“這就是美國觀眾和中國觀眾的收視習慣不同,美國人已經習慣一周看一集的方式。”在美國,不同電視臺有不同的劇集,因此,一周7天,觀眾們都能享受到精彩的劇集。此外,電視劇集的制片公司會根據競爭者的播出情況作出調整,盡量避開強勁的競爭對手。
人物命運,收視率決定
在美國電視行業里,收視率就是王道。
首先,劇集的情節將受到收視率的很大影響。米歇爾說:“每一部劇集都會有收視率上下起伏的時候,編劇們會以此為參考,調整劇情的緊張程度。”而評論家的文藝批評、廣告商的意見也能夠對編劇團隊產生一定的影響。
編劇和演員們的酬勞也和收視率緊緊掛鉤———第一季播完之后,演員和編劇已經身價倍增。最后,《越獄》將會拍多少季,也將取決于收視率。第二季時,《越獄》受到了不少非議,因此第三季前幾集的收視率成為《越獄》生死存亡的關鍵。米歇爾說:“有時候媒體和觀眾對某部劇集的評價很高,但只要收視率達不到制片公司的要求,還是會被迫取消接下來的拍攝計劃。”(記者潘媛)
來源:新聞晨報 編輯: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