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鮮豆漿營養成分豐富,100ML的豆漿中含有蛋白質2.56g、脂肪0.98g、碳水化合物1.05g、鋅0.25mg、鉀154.83mg、鐵1.37mg、錳0.16mg、鈣57.00mg、磷67.82mg。
鮮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據研究發現,每百克黃豆約含37克蛋白質,黑豆更高達50克,是牛奶的13倍、瘦肉的2倍、雞蛋的3倍,豆漿機制作的鮮豆漿每100ml含2.56g蛋白質,高于牛奶(2.3g),鮮豆漿中的蛋白質PDCAAS值為滿分(1
.0),是唯一類似于動物蛋白質的植物性完全蛋白質,其氨基酸配比與人體所需的相近,生物價值較高,并利于人體吸收。
大豆加工成鮮豆漿,其結構狀態發生了改變,蛋白質游離度大大提高,提高了吸收率。據科學測試,鮮豆漿的消化吸收率高達95%,遠高于煮大豆
(65%)、全脂豆粉(80%)、脫脂豆粉(85%)等。
另外,鮮豆漿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及豐富的維生素,資料顯示,每100克鮮豆漿含維生素A為217.00mfg(牛奶140.00mg)、維生素D為2.50mg(牛奶4.40mg)、維生素B1為0.13mg(牛奶0.03mg)、維生素B2為0.08m
g(牛奶0.17mg)。
大豆營養豐富,但是,只有通過充分加工,這些營養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比如,干炒大豆時蛋白質消化率一般是48%,而整粒煮大豆時消化率僅為65%。大豆經過水泡、碾磨、做成豆漿、充分加熱之后,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則可以一下子提高為90%。
豆漿的營養價值越來越被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歐洲稱它為“植物奶”,而美國豆漿的零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美元。但是大家知道,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很容易變質,而豆漿一般是現做、現賣、現喝的,這使豆漿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很短,不提供給各種微生物充分活動的機會,因此它提供的蛋白質是最衛生的。
豆漿中的營養可以說非常豐富,可是如果加工不合理,這些營養就不會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弄不好反而還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拿煮豆漿來說吧?這里邊的學問還真不少。
煮豆漿確實有很多的科學,但可能有這種情況,就是很多人喝完豆漿之后胃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這就是因為煮豆漿的時候沒有煮透,豆漿中所含的胰蛋白酶和皂角毒會刺激胃與腸道,從而引起惡心、嘔吐,還有一些腹瀉現象。一般豆漿煮到80℃的時候,它就會出現一種假沸現象。這時候,很多人就誤以為豆漿已經煮熟了,其實,這時候還需要繼續煮3~5分鐘,豆漿里的有害的物質才能被破壞,才能失去活性。
有人覺得豆漿是好東西,牛奶也是好東西,那么,把它們放在一起煮,營養不就更豐富了嗎?如果您是這么想的話,那可就錯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豆漿要煮8~10分鐘才能夠煮熟,而牛奶呢,如果煮這么長時間的話,它里面所含有的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會遭到嚴重破壞,營養就會被白白損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