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歐洲最西角聽濤
人們最不喜歡看到的是生命的盡頭,而對游覽天涯海角卻保持著無限的熱情。自從十五世紀初葡萄牙航海家馬托洛米烏·迪亞斯率隊遠航繞過非洲的好望角,糾正了全世界以為非洲大陸與南極相連的謬誤,好望角就成了人們向往的旅游勝地。
而在葡萄牙本土有個羅卡角,因為有歐洲最西端之譽,也就成了人們前赴后繼的旅游熱點。在哪里看日落不行,非要千里迢迢跑到羅卡角看大西洋的日落?看完了再買一份《某某先生何年何月何日駕臨歐洲大陸的最西端》的證書回去,上面蓋著夕陽一樣燦爛的圖章。呵呵,這是多么矯情的事呀!然而,站在羅卡角的山崖上面對大西洋的波濤不知所措時,我忘記了笑,忘記了自己,心里滿滿的快樂其實是一種無可名狀的陶醉。
羅卡角跟別處確實有不同之處。它險峻得讓人站在山崖邊會覺得隨時可能被謀害,那無遮無擋的風就是最令人生疑的殺手;它孤傲得像山崖上惟一的十字架,自以為玫瑰色的漫天云霞全是送給它的節日禮物;還有那些遠看平靜,一挨近它就激情滿懷的海浪,翡翠般碎裂,讓人聯系到“寧為玉碎”的操守,即使如此,羅卡角也絲毫沒有被大西洋的真情打動。
這應驗了一句時尚的話:“很酷也會很美!”翻看地圖,葡萄牙國土猶如停泊在歐洲大陸邊緣的一艘駁船,而羅卡角就是最美麗的舷窗,從這里眺望海洋,會讓人想到“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風雷”的詩句。中國詩人喜歡驚天動地,葡萄牙詩人則喜歡感性和溫情,“海草滿頭,海鷗在肩”是他們對羅卡角深情的描繪。念著這樣的句子,你會覺得羅卡角很美,生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