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為隆重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音樂家協會和中國交響樂團于2006年9月21日在北京音樂廳聯合舉辦《長征組歌》暨生茂作品音樂會,并于22和23日舉行了“生茂作品研討會”。
《長征組歌》是戰友歌舞團的集體創作,在這個創作隊伍里,生茂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茂創作的歌曲,之所以老百姓喜聞樂見,就因為他立足于民族民間,他常年在民間采風,肚里裝有中國從南到北,從西到東數百種地方戲曲、小調、民歌,這些原始基因經生茂腦中消化,創作了千余首歌曲。生茂在歌曲創作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堪稱一代旋律大師。
生茂創作的歌曲不僅家喻戶曉,而且還造就了戰友歌舞團一代歌唱家。那個年代,俗稱“戰友的嘴,總政的腿”(戰友歌舞團擅唱歌,總政歌舞團擅跳舞),那些名嘴,馬玉濤(原唱《馬兒啊,你慢些走》)、賈世駿(原唱《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張振富、耿蓮鳳(原唱《祖國一片新面貌》)均是以演唱生茂作品見長而走進千家萬戶的。
為了將生茂的創作經驗進行總結、適時引導主旋律音樂創作,在音樂會之后,北京市文聯與北京音協還主辦了“生茂作品研討會”,石祥、晨楓、金兆鈞、宋小明、梁茂春、戴嘉枋、謝嘉幸等專家學者,就生茂創作的歷程,《長征組歌》的價值,他的歌曲審美構成,他的人品、藝品、歌品,他如何繼承民間音樂傳統以及他的軍旅歌曲創作風格等專題進行了討論。
生茂雖創作樂大量的優秀歌曲,給后人提供并留下樂鮮活的創作經驗,但平時生茂為人低調,不計名利。當《長征組歌》成為世人敬仰的紅色經典作品時,生茂說:“《長征組歌》是那些長征的先烈們用生命創作的,比起革命先烈,我們最多不過是用音樂的形式記錄下中國革命歷史上最值得書寫的一幕而已。”
生茂的歌曲創作必將載入中國當代音樂史冊,他的創作理念,也必將影響到更多的現代音樂家。
編輯:富文佳 來源:新浪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