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在線消息:來自俄羅斯的小提琴家兼指揮大師斯皮瓦科夫率領他親自創立的莫斯科頂尖人室內樂團昨晚在保利劇院精彩演繹了巴赫、柴可夫斯基的經典名曲,并特別加演了兩首中國樂曲《良宵》和《新春樂》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情贊譽。
“面包不是惟一的糧食”
鋼琴家普雷特涅夫、小提琴家斯皮瓦科夫,這兩位俄羅斯當今樂壇上叱咤風云的合作伙伴和“死對頭”,一直是中國愛樂者津津樂道的人物。此次受普京總統之托,斯皮瓦科夫率領樂團專為“俄羅斯年”前來北京演出。
與普雷特涅夫孤傲寡言的態度迥異,斯皮瓦科夫為人態度和藹友善滔滔不絕,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勇于獻身古典音樂事業的先知或是布道者,對于記者們的每一個問題的回答,他都會用富于哲理的故事或者個人經驗形象生動地作比喻。他這樣“吹噓”自己音樂會的社會功用——很多從來沒有學過音樂的孩子,在聽了我的音樂會之后都開始學習音樂了。為什么會這樣呢?有一句古語“面包不是惟一的糧食”,人們還需要精神食糧。
“我知道北京的紅橋市場”
從沒有到過中國的他,知道長城、故宮這并不算奇怪,但他對中國的第三個了解竟然是紅橋市場,這是他給在場記者的第一個意外。斯皮瓦科夫從沒有接觸過中國音樂,不過他表示這次在北京的音樂會他要演奏中國樂曲,給大家一個驚喜,至于中國的音樂家他能夠說出來的劉詩昆、殷承宗、傅聰都是上世紀50年代成名的同輩人。
斯皮瓦科夫還知道中國學音樂的孩子非常多。為什么要教孩子學藝術?他認為,“音樂就是把天與地聯系在一起的東西,能夠讓人們的心情改變,能夠讓孩子們更加善良,能夠有寬闊的心胸。無論他們用什么樂器演奏,在臺上,他們臉上的表情就像天使一樣!”
“我為中國選手爭第一”
斯皮瓦科夫給在場的媒體講了一個故事,“不久前在法國的一個小提琴比賽上,最后的投票結果第一名第二名都是法國人,而我認為最優秀的中國女孩兒卻屈居第四,在場的一位法國市長為本國選手獲得前兩名而欣喜異常。但是,我作為評委堅決表示結果是不公平的。在所有人的怒目相視中,我對評委們說,‘你們如果自認為是正確選擇的話,應該可以坦然地用眼睛看著選手,然后晚上回家平靜入睡’。最后重新投票的結果是那個中國女孩獲得了第一名,原來的第三名獲得了第二名,而所有的人對這個結果其實都是滿意的。所以我認為,是真理就一定要堅持!”
(編輯:富文佳 來源:北京晨報 記者:李澄/文 鄒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