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峽重組“三套車” 邵恩醞釀“三把火”
2001年湯沐海憤然出走后,中國交響樂團總監之職空了五年,這支國字號樂團的水平也因不求進取而直線淪落。昨天上午,國交終于宣布旅英華人指揮家邵恩就任樂團總監,李心草任首席常任指揮,與團長關峽結成“三套車”。“三套車”能否精誠團結拯救沉疴已久的國交,還需時間檢驗。
第一把火 “慢燉”國交
邵恩思維敏捷不喜形于色但卻時時妙語連珠,他坦言從陳佐湟、湯沐海兩位前任的得失中深刻總結了經驗教訓,因此作為國交的第三任總監,工作相對要容易得多。記者請他略舉一二實例佐證,邵恩笑稱自己喜歡吃燉品,而英國家中的慢燉鍋恰巧壞了,“這次前來就任,下飛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買慢燉鍋。”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邵恩總結兩位前任的得與失均在于“急于求成”,“以中國交響樂團的現狀,‘慢燉’才能夠出味道!”邵恩解釋說,“中國的交響樂現狀與歐美國家正好相反,樂團對優秀人才的求大于供,因此要下大功夫小心謹慎地與樂手交流溝通達到充分理解,而兩位前任在這方面有所欠缺,由此釀成負面結果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邵恩更認為在現有的人才水平之下,引進和培養需兩條腿走路,“年輕樂手目前的水平可能不行,但不代表他將來也不行,絕不可因此而拋棄他們。”
第二把火 堅持“瘦身”
事先,關于新樂季“瘦身”計劃的爭議,令很多人想起了當年湯沐海與團長俞松林之間的矛盾,他們在藝術和經費之間難以取舍而最終導致矛盾爆發。不過當記者提出疑問之時,邵恩并未回避,“他們站在各自的角度看問題都沒有錯,但都沒有心平氣和地溝通。”邵恩認為樂季“瘦身”勢在必行,而絕非是自己與關峽的矛盾所致,“今天北京三支交響樂團——國交、愛樂、北交的音樂會場次供大于求。我想起了電影《南征北戰》里面的一句話,‘把五個指頭攥起來’,減少場次,集中精力把每一場音樂會排出高質量。”
關峽稱“瘦身”計劃要把一月三場的音樂會數量減到兩場,以便騰出時間進行普及音樂會和商業演出。而邵恩更提出一個新鮮的概念,“我們今后的商演將按照樂季的高標準要求,以往商演的價值被社會乃至我們自己貶低,過錯其實在我們自己。我們的樂團往往帶著老套的曲目去演堂會,而且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堂會觀眾聽不懂,無須認真。我認為堂會、普及音樂會就像是做廣告,如果你每次都拿最差的產品去做廣告,人家還會買你的東西嗎?!這是違反商業規律的。我們的商演就是要讓那些一生中第一次聽交響樂的人,聽到的就是最好的音樂,并且很有可能因此喜歡上交響樂。”
第三把火 甘愿“接力”
由于多年來團長、總監之間的話題極度敏感,最終誰說了算。發布會上給記者的印象是國交在極力改變著“傳統形象”,“三套車”每個人都會給予合作伙伴以美好的評價,關峽稱邵恩是值得信賴的總監;自詡“不善言談”的邵恩,則聲明團長負責制是當下樂團管理最佳最科學的模式,“早在第一次接觸時,我即明確表示自己無管理經驗,如果是團長責任制,方愿出任總監。”并且給予李心草前途無量的高度評價;李心草更是投桃報李,尊邵恩為學長和長輩,甘愿襄助邵恩成就國交再度上路。
目前,國交與邵恩簽訂的總監合同為期一年,但邵恩顯然沒有為此而感到不踏實,“我想,做總監就是要根據樂團的具體情況設計規劃樂團的業務發展,這個工作更像是個接力賽,你從前人手中接過棒子繼續向前跑,就要隨時準備傳遞給下一任,因此,我考慮的不是我個人的問題,而是這個樂團長期的發展規劃。我現在就在做著2007-08樂季的規劃,而這完全是我的合同之外的,也許是下一任總監的事情。在西方工作的這十幾年學會了一件事情,工作不分分內分外。合約只是表象,并不能給我帶來限制,哪怕真的就只有這一年,也要踏踏實實地做這些該做的工作。”

關峽

李心草

邵恩
(來源:北京晨報 記者 李澄/文 吳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