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坤在《門》中
環球在線消息:自4月19日重慶開機后,由著名導演李少紅執導的驚悚懸疑電影《門》已順利完成2/3的拍攝任務,近期劇組來到重慶地勢險峻的鷹嘴巖拍攝飛車特技場景。
對于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營造特殊的氛圍,李少紅向來有一套。起初李少紅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去面對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拍攝驚悚懸疑電影,拍攝將于6月中旬殺青,李少紅信心十足地邀請記者一同進入她精心制作的《門》。
李少紅:玩驚悚玩特技
為了造好這扇“門”,投資方榮信達影視和星美傳媒不惜投入3000萬巨資,除了正常的拍攝、制作費用外,劇組邀請了由香港“飛車之王”羅禮賢領銜的“猛龍特技隊”作為特技指導。在香港電影界幾乎無人不知羅禮賢的大名,出道20幾年來,他參與了200多部電影的特技制作,包括《碟中諜3》的部分特技。這一次,羅禮賢不但帶來了他的特技團隊,也帶來了兩輛當今國內最專業的特技追拍車和一輛特技拖車,這3輛車總價值超過500萬元,并且首次同時出現在一個劇組!
據透露,特技在全片占到的比重大概是1/3。至于第一次拍驚悚片有何感想,李少紅直陳,自己可能“極限比較高”,不太容易被驚悚片嚇到。她對驚悚片的理解是:對氣氛的要求很高,第一是故事,故事設計上想象空間要大,不完全是電影里面主觀的一驚一乍;第二是拍法上氣氛要很獨特和濃厚;第三最后的剪接和講述上必須有技巧,這些東西都會讓人覺得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那種感受,最重要的是人家要有想象,而不是你把空間都占滿了,要把空間留給觀眾。
提及本片片名“門”,究竟指什么,指的是哪扇門?李少紅回答:“到處都有。人心里也有門,你每天都要開各種各樣的門,門可能是你跟現實最近最多的一種關系。很多意義。但并不是因為這扇門而發生了這個故事,在故事里可能有很多門,但可能你找不到最重要的那扇門。”
陳坤找到“神圣感”
一直很文藝的小生陳坤稱,越拍越發覺表演越來越難。他已經聽說,自己的最后一場戲是在解放碑拍,他被車撞飛的一剎那,人和攝影機都要吊威亞在半空中一塊轉。還有一場戲在斷橋,他被一根帶子綁住了腳,身體吊在外面,光聽起來都驚險。
除了動作戲多,這次的角色也被陳坤稱為“非常規”,在表演上挑戰很大。
與以往的戲不同,這部戲里陳坤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在演,沒有對手。“如果按照以往,對手給我一個感受,我按照常規的反饋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往深里走。導演要求我真聽、真看、真感覺,可要做到真的很難。比如說我們習慣去記住對手的臺詞,然后有一個反應就可以,但導演說我應該忘掉對手的臺詞,完全靠真感覺去演,這樣才真實。”
拍戲的過程中,李少紅在博客上寫道,這部戲讓陳坤找到了表演中的那種“神圣感”。陳坤則直陳,導演看戲“實在太毒”:“其實我在內心里是很追求拓展的,可導演看戲實在太毒了,她就直接告訴我說假的陳坤你別來。一上來就是真感情,還要逐步往上遞進,這是比較難的。有時她會給我當頭棒喝,說放棄掉你的慣性表演!我們的制片人看完樣片說很順暢,很好,我自己還沒有勇氣去看。”但他同時不忘鼓吹導演的好“這種神圣感更多地來自一種精神的愉悅,取決于她有沒有魅力讓我信服。有時拍完一部戲回到北京,其實我心里是不高興的,因為沒有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而少紅導演是用自己的魅力在感召我,讓我覺得我是這部作品的參與者而不是完成者”。(記者
翟曉林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