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市民》簡介:
高爾基(蘇俄)作于1902年。
俄羅斯小市民別斯謝苗夫膽小、庸碌,只求安分守己地過日子,可是生活的規跡并不如愿;但是養子卻給他帶來了生活的希望——這是一出現實主義的戲劇。
1905年革命前后,高爾基深感劇場是號召革命、鼓舞斗志的思想陣地,于是寫了一系列戲劇作品。《小市民》(1902)揭示了兩種對立的生活態度。“小市民”這一概念指包括小商人、小官吏、手工業者、一般城市居民等在內的社會階層,同時也指這個社會階層所擁有的道德原則與思想意識,通常表現為政治上動搖變節,思想上自私自利,作風上明哲保身。小市民別斯謝苗諾夫害怕現實中的任何變動,竭力維持他的寧靜安逸的無聊生活。他的兒子彼得曾經參加進步的學生運動,但被學校開除后十分懊悔,認為個人前途從此被斷送。他雖然討厭父親因循保守的清規戒律,但實質上仍是一個追求個人安逸、害怕革命的小市民。
作者指出,這些小市民的生活態度是由他們的私有者地位決定的,他們脫離勞動,陷入個人主義的泥沼,阻礙了社會進步,也毀滅了自己。別斯謝苗諾夫的養子、火車司機尼爾代表新的社會力量,他認為生活充滿著勞動和戰斗的歡樂,并且要按照自己的理想來建設生活。他自豪地說,“誰勞動,誰就是主人。”他不能容忍由“豬玀、傻瓜、小偷”之類的小市民和寄生者來支配生活,堅信“不變的(火車)行車時刻表是沒有的!”高爾基在作品中第一次描寫了現代產業工人,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工人階級身上。
友情聯接:
時間:2006年5月9日-2006年5月10日
場館:天橋劇場
票價:30/50/100/180/280/580/
演出團體:莫斯科契訶夫藝術劇院
全劇長:3小時20分鐘 ,一次中場休息
說明:俄語對白,中文字幕。
演職人員:
導演——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
編劇——尼古拉·西蒙諾夫
服裝——奧爾嘉·列茈尼琴科
燈光設計師——達米爾·依斯瑪吉洛夫
音樂總監——伏拉基米爾·邦科夫
作曲——泛四重奏
樂曲改編——亞歷山大·古謝
導演助理——柳博芙·扎巴龍斯卡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