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多“家”于一身的陳孝英和著名作家陳忠實在交流人 生和寫作感悟。(資料圖片)
環球在線消息:最近,著名喜劇美學家、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陳孝英完成了他的第二部自傳《喜夢成真》的寫作,昨天在西安,他將《喜夢成真》的部分章節提供給陜西同行和老朋友們,傾聽他們的意見。陳忠實、蕭云儒、黃道峻、賀抒玉、劉遠、石國慶等文藝界人士50余人參加了《喜夢成真》研討會。他們認為,近日由省編譯協會編撰出版、匯集各個歷史時期國內外專家、學者、作家、文友撰寫的有關陳孝英的150多篇報告文學、評論文章和訪談錄以及相關資料的《幽默之精神》一書,與《喜夢成真》相互呼應、補充,為研究中國喜劇美學提供了一部豐富、生動、詳實的資料總匯和編年史,弘揚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和歷史責任感。借參加研討會的機會,記者得以走近陳孝英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知名學者。
從文人到商人
今年64歲的陳孝英思維敏捷、語帶機鋒,其幽默風趣、智慧達觀的人格感染著與他交往的每一個人。陳孝英曾在西安生活、工作了48年,1999年他獨闖津門下海經商。從俄文教授到喜劇美學家再到企業家,從文人到商人,陳孝英說這是他人生最大的一次社會角色的轉換,他認為人的一生可以在同一個領域中不斷地證明自己,也可以在不同領域內立體地展示自己,調整心態、轉換觀念,文化人未必做不好文化產業,一個人的智商、智慧、經驗、閱歷、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是可以跨越行業和打破約定俗成的社會分工的。2000年,陳孝英向他所在的公司建議,以央視綜藝頻道節目全面改版為契機,與之合辦新型的喜劇欄目《周末喜相逢》,伴隨著《周末喜相逢》的走紅,陳孝英也完成了從文人到商人的轉變。
從《哀淚笑灑》到《喜夢成真》
人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陳孝英卻說有些問題自己到現在還沒想清楚。去年,他的自傳四部曲之一《哀淚笑灑》出版后好評如潮,并獲得了第二屆冰心散文獎,但也有讀者挑出一些“不足”,一是情感方面對讀者還不夠坦誠,二是對歷史和社會中的有些現象還不夠“暢言”。對此陳孝英說,情感是涉及兩個人的事,如果他對讀者夠得上坦誠,那就會傷害到另一個人;對于“暢言”,陳孝英著手在他的第二本自傳《喜夢成真》中解決。該書記錄了20年前他的一段風光和艱辛的歷史———策劃陜西電視臺喜劇小品電視表演賽,在全國首開將小品推上熒屏進行比賽的先河。電視表演賽為中國小品的持續發展提供了舞臺,也為陳孝英的喜劇美學研究和藝術實踐提供了一個最佳的平臺和契機。
在《喜夢成真》這本書中,陳孝英除了繼續《哀淚笑灑》中已展開的一些學術研究外,還實驗了“暢言”的可能性和傳記的張力。他說他將蘊蓄已久的關于歷史和現實的心聲披露于世,把艱深的學術觀點通俗化,融入傳記文學的形象思維中去,并力求把枯燥的史實情節化,融入到故事的框架和文學的構思中去,力爭讓《喜夢成真》成為一部長篇散文。(記者:李晶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