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4月15日至16日,來自臺灣、北京、廈門、福州、泉州、漳州等地的專家學者130多人出席了晉江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10周年慶典暨晉江與臺灣民俗文化信仰研討會。
晉江市政協副主席張景鍛、福建省古典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蔡景康、省民俗學會會長陳育倫、省社科聯副主席馮朝華等在會上致詞。
廈門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現任華廈職業學院常務副院長、黨支部書記陳育倫指出,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團訪問大陸,并在北京參加4月14日開幕的兩岸經貿論壇之時,晉江同時舉行晉(江)臺(灣)民俗文化信仰研討會,可謂因緣巧合、南北呼應。兩岸相同的民俗文化,印證著同根同源同種的民族臍帶是永遠無法割斷的。
研討會共收到論文近80篇。當天,來自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師大、集美大學、漳州師院、泉州師院等高校、研究院、博物館的16位專家教授宣讀了自己的論文,進行交流探討。專家普遍認為,隨著鄭成功、施瑯揮師東渡,統一臺灣,大量晉江子弟相隨入臺,屯扎開墾臺灣,帶去宗教、民俗等,晉江與臺灣的民俗文化同源同質,大同小異,具有親緣性和源流關系。這些論文會后將結集出版。
與會專家學者還集體參觀了晉江陳埭的南富宮、深滬的崇真殿、安海的龍山寺、靈水的靈源寺等。
據會長莊銘江介紹,晉江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于1996年,10年來,出版不定期的晉江歷史文化研究刊物20余期,舉辦“石鼓廟”、“晉江歷史人物”等學術研討會,搜集、整理、編輯出版“晉江歌謠”和“晉江民俗風情”兩本專輯。該會會員莊志忠還專門設立譜牒研究小組,為部分姓氏、大小宗祠撰修、編修9部大族譜,考查修編支分房譜、祧份譜、再分支家譜6500本,代編歷史簡志108篇,撰編譜贊255篇。
(來源:長安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