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國防部一直在使用一種鮮為人知權力,來掌握美國國內數百名美國人以及懷疑進行恐怖和間諜情報活動之人的個人銀行及信用記錄,并以此作為軍方大規模國內情報搜集活動的關鍵一環。
中央情報局也一直向有關機構郵發國家安全信件,以獲得國內企業的金融記錄,但據情報部門官員稱,此舉并不常見。
銀行、信用卡公司及其他金融機構在收到這些安全信件后,常常自覺地將相關記錄交給情報部門,并允許調查人員檢查軍方人員、政府官員甚至平民的金融財產,及其交易記錄。
聯邦調查局作為美國的頭號反恐、反間諜機構,自2001年的“911”襲擊之后,已發出數千份國家安全信件。這一行為遭致了公眾的批評,人民自由權的支持者們認為,這種舉動是對人們隱私的侵犯,實為不公之舉。
但是對于這兩大機構郵發安全信件的行為,一些高級反恐官員也尚不知情。自2001年以來,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一直試圖向國會申請獲得郵發此類信件的權力,但均被國會否決。因為國會擔心一旦這樣做,有可能會使兩機構在國內情報搜集上掌握更多的權力。
長久以來,軍方及中央情報局的情報活動一直受到限制,并且不享有國內執法的權力。因此,中央情報局在國內的主要任務就是,雇傭本國人去往國外進行間諜活動。
國家情報局局長的發言人卡爾·克勞普說,中央情報局等情報機構基于有限的原則,使用了這些信件。
國防部官員辯解說,自“911”襲擊以來,國內采取了更為嚴格、更為廣泛的情報搜集策略,而這些信件只是具體實施時的工具而已,這種情報搜集策略是由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強調的優先權之一。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