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某的書一經推出,居然還得到了美國國會聽證的機會。一些經濟學家也開始大談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仿佛中國經濟離崩潰的日子不遠了。
這種荒唐的論調自然無法抗拒事實的曝光。如果說財富論壇第一次選擇中國,還是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國的話,那么它第二次選擇中國,則是為了印證它對中國的判斷,那就是,中國經濟充滿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中國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投資貿易機會。而在香港召開年會,更是讓與會的經濟巨頭們看到了“一國兩制”下中國大陸穩定、香港充滿活力、多姿多彩的新風貌。
在中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懷疑,憎恨,恐懼,冷戰思維……一直此消彼長地糾纏在一起。在中國和平崛起的過程中,似乎總是會引起某些國家的不安。因此有專家預計,“中國威脅論”有可能伴隨中國崛起的全過程。
而實際上也的確如此。
在經濟越來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廉價的消費品,被指責傾銷;中國勞動力價格低廉,被指責違反勞工法和人權;本國制造業不景氣和失業率居高不下,罪魁也是中國的人民幣幣值及匯率機制;中國增加國防科技開支,引來聲聲質疑;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球能源供應緊張、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經濟一枝獨秀……都能招致利益集團奚落,國會議員施壓,政府官員指責。
但中國政府堅持自己既定的改革開放發展目標不動搖。近年,中國經濟以平均每年約9%的速度增長。這一發展速度是世界經濟平均增速的兩倍,發達國家平均增速的3倍。這樣的成績不能不讓西方驚嘆。中國的冶金、汽車制造、石油與化學工業、建筑業和輕工業都在飛速發展,帶動了中國經濟的騰飛。
目前,盡管中國在世界所占的GDP比較低,只有4.5%,但是貿易額卻超過6%,雖然不高,不過最近幾年,在世界貿易額的增長之中,中國貢獻了13%以上。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進口國,第四大出口國。而且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目前,中國正積極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世界經濟正在經歷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在以和平、發展與合作為時代特征的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的機遇。
就像吉米說的,中國的變化真是太快太快了。外國公司現在真正想知道的,已經不僅僅是如何在中國做生意,而是如何在中國尋求下一步發展。這也是許多跨國公司CEO參加北京財富論壇的重要原因。
而本次北京論壇開幕前,還專設了兩個圓桌,一是文化圓桌,一是體育圓桌。講文化,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地了解現代文明背后中國5000年文明史的蘊積與影響;講體育,就是面向2008年北京奧運的商機。
而比爾曼也表示,財富論壇再次回到中國,將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