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珊 繪
昨日對于日本股市來說幾乎就是“地震”行情再現,日經225指數暴跌7.3%,成為2011年3月15日受地震影響股市暴跌以來的最大跌幅,當時股市下跌為10.55%,大阪證交所午后甚至因市場大跌而短暫停止日經225指數期貨交易。但日本投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只是市場短期表現,日股并未崩潰,長期將上漲的基調仍將持續。
受日本股市的拖累,昨日亞太地區股市表現宣告全面“失守”,只是跌幅大小不一而已。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美聯儲或將退出QE,5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創出7個月最低水平等因素,或是造成昨日亞太股市大跌的原因。
日經指數一日跌千點
昨日,日經指數在早盤一度上漲超過300點,升至15943點,距離16000“關口”僅一步之遙,創出了2007年12月12日以來的最高水平。午后形勢風云突變,指數急劇下挫,收盤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143點,收于14484點。
在日經指數大幅下挫的同時,亞太其它地區股市也未能“獨善其身”。國內上證綜指收于2275.67點,跌幅為1.16%,香港恒生指數收于22669.68點,跌幅達2.54%,而其它國家與地區情況類似,韓國成份指數收于1969.19點,下挫1.24%,澳交所普通股收于5052.50點,下跌1.74%,新加坡海峽時報收于3393.17點,下跌1.77%。
對于日本股市“領跌”亞太股市,投資專家占豪認為,前一個交易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稱美國對QE(量化寬松)的想法有變,這導致市場猜測未來美聯儲可能會退出QE,在美股沖高回落,“日本股市相比美國股市更虛,市場人心開始不穩,直接導致市場出現暴跌”。
以目前情況而言,一旦美聯儲階段性暫停QE,日本QE將難以為繼,結果將導致資產價格暴跌,日本經濟將會由于之前貨幣政策的過于激進而陷入危機,股市大跌是對于這一趨勢的“一種警示”。
經濟增長前景不明朗
日股一日內暴跌千點,帶動港股恒指急跌逾500點,亞太股市隨之出現震蕩。香港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日本量化寬松不再加碼,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透露考慮退出量寬,均令投資者感到憂慮,短期內難免出現大起大落的動蕩市,這種動蕩將從亞洲擴大到全球市場。
昨日市場利空消息不斷,除了日本央行會議沒有繼續加碼量寬,有央行官員甚至表示日元貶值已基本“到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意外地在國會答問中透露在未來幾次會議中考慮逐步縮減量化寬松,全球兩大“水龍頭”未來“放水”量存疑。同時昨日出爐的匯豐中國5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又7個月來首度跌落50分水嶺,讓市場感到經濟增長前景迷茫。
外圍利空或已被消化
昨日早盤,受匯豐PMI跌破50、創下近7個月以來新低消息的拖累,上證指數低開低走。
盡管外圍環境風聲鶴唳,但市場仍有10多只個股收獲漲停板。其中北斗導航概念股有歐比特、超圖軟件漲停。3D打印題材股有金運激光、南風股份漲停。電子信息股有麥捷科技、萬順股份(導電膜)、旋極信息、匯冠股份等漲停。
大摩投資分析師認為,盡管匯豐PMI不及預期,但宏觀經濟弱復蘇這一事實早已被市場所消化,預計經濟數據對市場的利空作用比較有限。預計短期市場在2300點附近仍有震蕩蓄勢的需要,市場震蕩上行趨勢未變,但連續上漲后短期有回調確認要求,滬指2300點附近震蕩反復可能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