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5款信托產品發行規模34.37億元,環比增加223%
低調了兩個多月的房地產信托,雖然遠離了人們的視野,但并沒有淡出市場。從去年春天開始火爆的房地產信托,在歷經了一年大起大落的洗禮之后,在“陽春三月”重整旗鼓,再次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開春向好未出意料
未來走勢仍存變數
《證券日報》金融機構曾在此前的報道里預測,房地產信托在今年春天可能會迎來較好的發行預期,但是應該不會出現像去年那樣火爆異常的景象,而是更趨于理性。這種預測在今年3月份首周的發行情況中得到了一定的驗證。
根據用益信托網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有17家信托公司發行了25款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為34.37億元。與前一周相比,發行數量增加了212%,發行規模增加了223%。上周發行產品的平均期限是1.61年,平均收益率是8.95%。與前一周相比,發行期限縮短,平均收益率增加。其中,因受政策影響而發行持續低迷的房地產信托上周也出現了集中的增長,發行了9款產品共19.1億元,規模占比達到55.57%。
用益信托表示,今年經濟形勢的基本面看好,同時監管層限制銀行信貸額度,收縮銀根,而信托方面目前并未出臺新大的限制措施,故信托產品發行增加是必然趨勢。
“不過如果要預測房地產信托更長期的走勢,還需要更長期的數據支持,僅僅一周的數據太單薄。”用益信托李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同樣是信貸緊縮,同樣是房企融資趨嚴,不同的是今年圍繞房地產信托有了更加明確與嚴厲的監管。比起去年前三個季度異常火爆的景象,有信托公司員工對本報記者表示,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房企下無銀行,信托上有監管,房地產信托的前景只能是理性擴張,但是規模上無法滿足其龐大的融資需求,房地產商只有另謀出路,如在民間融資。”
開發商資金饑渴
推高房地產業務收益率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近期曾表示,銀監會近年連續頒布了多個房地產信托業務的監管規定,銀監會對房地產信托業務的監管政策和要求未發生改變。對此,好買基金認為,雖然在2010年底,銀監會頒布《關于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控制房地產信托業的增長,但房地產信托短期內還是信托公司賴以生存的主要業務,而房地產信托也是開發商在信貸、樓市雙極寒中,維持資金鏈的重要渠道,并且其根據二月份的統計數據得出,收益最高產品的一般均為房地產項目,房地產開發商融資的“饑渴”,無疑推高了房地產投資類信托的收益率。
同時,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央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再次調整參數以及加息預期的影響,將信托產品的收益再一次推高。
保障房建設
成房地產信托新增長點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信托公司銀信合作業務受阻和一般性房地產信托業務受限的情況下、保障性住房建設是信托公司拓展業務的新方向,通過做大規模來提高總收益。
同時,保障性住房信托可以得到監管部門更多的政策優待,在銀監會年初印發的《信托公司凈資本計算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所含《信托公司風險資本計算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政策專門對信托投資保障房建設給予了一定傾斜:在融資類信托業務的房地產類融資項目中,單一類融資業務中,公租房及廉租房融資風險系數為0.5%,其他房地產融資為1%;集合類融資業務中,公租房及廉租房融資風險系數為1%,其他房地產融資則為3%。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投資于有保障房性質的信托計劃規模已逾59億元(包括由社保基金理事會牽頭的30億元“助建”南京保障房的信托計劃),這個規模已達去年全年10.8億規模的四倍有余。(徐天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