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昨日在第八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論壇上透露,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已準備好,而首只跨境ETF準備就緒已上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這給基金的產品創新提供了新的機會。
宋麗萍說,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都已準備好,這為基金產品創新提供了平臺,而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將成為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對沖風險的金融標的。
宋麗萍說,深交所已經對跨境的ETF做好了準備,還有已經上報了海外的多只LOF,下一步將對滬深300的ETF做進一步的準備。
不過,她沒有透露跨境的ETF何時推出、以什么方式推出。而上證所總經理張育軍昨天則表示,這個問題取決于證監會的審批。
張育軍表示,2009年指數型基金的收益大約是70%左右,而偏股型只有50%,明年上交所將會推出5至10只ETF。
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超2萬億
據新華社電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論壇上表示,要充分發揮機構投資者在引領資本市場股權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姚剛稱,截至2009年10月,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A股的市值約為2.25萬億元,占流通總市值的比重已經由2003年末的12%增加到了17.2%。除個人之外的法人投資者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了50%。
截至10月底,全國共有基金管理公司60家,管理資產2.7萬億元,基金持股市值超過1.7萬億元,占滬深指數流通市值的13.29%。
嚴格限定私募基金募集方式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論壇上表示,應嚴格限定私募基金募集方式。
她介紹說,中國只對公募的投資基金做監管,對私募基金基本上沒有監管。對于私募基金來說,募集對象應該是有風險識別能力和有風險承受能力的人,這種規定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失敗對社會的副作用。
吳曉靈在分析“老鼠倉”發生、基金管理公司要不要承擔責任問題時,倡導通過契約的制定和遵守來培養社會的“契約精神”。
中國樓市不會重蹈迪拜覆轍
在昨日的論壇上,美國基金業協會國際委員會委員林羿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迪拜的債務危機不會對中國產生太大的影響,不過目前中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大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價格確實存在泡沫。
從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來看,中國房地產市場與迪拜的房地產市場有所不同,迪拜的房地產市場主要是吸引外國投資者。而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其自身的需求存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泡沫的成分,一線城市有泡沫的存在,房價有修正的可能,但不會出現如迪拜那樣的巨幅暴跌。
支撐中國房價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中國有大量剛性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市場上還有很多七八十年代的房子需要更新換代。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李成、陳芳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