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釹“美人魚”

岳敏君“笑臉人”

辛普森(萬圣節版)
起源香港 風行歐美
藝術玩具發源地正是香港。1999年,日本、美國的玩具業都不景氣,香港玩具產業迎來一個機會。當時,在廣告公司工作的Michael Lau,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辦了一次個展,他將畫作中一個街頭風格的人物形象制作成6英寸的搪膠玩具,引起很大的反響。同年,香港設計師Eric So也發布了24個時裝版李小龍的活動人偶。仿佛一夜之間,全球開啟了一場搪膠人偶的狂歡盛宴。西方人驚嘆它為“異類雕塑”。這股潮流發展至今延伸出兩種類型:一種是歐美系的設計師、藝術家玩具;另一種則是日本以Be@rbrick為代表的潮流玩具。
“目前,美國是全球藝術玩具的第一市場,其次是歐洲,第三才是亞洲。”李國慶說。不少限量版玩具推出之時,連夜排隊搶購的場面屢見不鮮。英國有一個官員被發現貪污,調查卻發現他的家中堆滿公仔,原來他的錢大部分都用來購買藝術玩具。2007年,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根據他早期的一幅插畫作品,推出了高30厘米、名為“Sleepless night sleeping”的玩具公仔,限量300個,售價1000美元。半年后,這件玩具在巴黎蘇富比拍賣會上成交價近2萬美元。村上隆推出的美少女Miss Ko2玩偶原型,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56.75萬美元成交,比一些藝術大家的雕塑作品還貴。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