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女奧運選手達娜·侯賽因和教練拉赫曼在訓練。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原本準備參加北京奧運會的運動員給我打了電話,他們都哭了,非常痛苦!”伊拉克奧委會前秘書長侯賽因·阿米迪告訴記者:“不能參加北京奧運會”的消息,對于運動員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原來,伊代表團包括7名運動員。他們分別是:舉重選手薩瓦拉·穆罕默德、田徑選手達娜·侯賽因和海德爾·納賽爾、賽艇選手哈姆扎·侯賽因和穆罕默德·哈米德、柔道選手阿里·法克爾以及射箭選手阿里·阿德南。
誰知道能不能活到2012年
盛夏的巴格達,白天氣溫接近50℃,人置身其中就像被扔進了一臺烘干機。
但對21歲的短跑運動員達娜來說,在這種天氣下訓練已經是家常便飯了。這名為實現自己奧運夢想執著訓練的姑娘在國際奧委會宣布伊拉克將無法參加奧運會之后大受打擊,一直哭了四個小時。她的教練優素福·拉赫曼試圖安慰她,“你還可以參加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達娜卻無奈地說:“像伊拉克這種樣子,誰知道我能不能活到2012年。”
當記者向達娜求證這句話時,她笑了起來,“在這里誰能保證自己活多久呢?”不過,她并不認為自己是在說氣話,“就在昨天下午,我家邊上發生了一次大爆炸。我家的房子都震得晃了起來,我在屋子里差不多什么都看不見了。”
7月26日,達娜的教練拉赫曼特意把訓練地點從巴格達大學移到了人民體育場,讓達娜和其他人一起訓練,希望集體的力量能夠使她的情緒恢復平穩。
伊拉克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了持續的動亂。運動員和其他體育界人士經常遭到威脅、綁架甚至殺害。2006年5月,15名伊拉克跆拳道運動員在國內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綁架,其中13人的遺體一年后被發現。2006年7月,當時的伊拉克奧委會主席哈吉亞在光天化日下與50多名奧委會官員和運動員及保安一起在巴格達被綁架,哈吉亞至今下落不明。
作為伊拉克運動員,他們和其他普通的伊拉克人一樣,如果出現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就會遭遇像汽車炸彈、自殺襲擊或街頭混戰這樣的無妄之災。
性別歧視和槍手威脅
作為一名女性,在伊拉克從事體育事業更為不易。“因為在這樣一個保守的社會,當地人認為體育應該是只屬于男人的。”達娜向記者坦言:“我時時覺得自己受到歧視甚至槍手的威脅。”“有時候當我在巴格達大學的訓練場上訓練時,經常有一些校外來的陌生人說一些難聽的話,但我不管。”達娜說。
而拉赫曼教練則認為,伊拉克的運動員們已經變成了槍手和政治勢力斗爭的犧牲品。他對伊拉克的整體體育環境不無擔憂,“這些黨派互相爭斗,都想把自己的人安插進體育界以便得到控制權。”
和達娜有相似遭遇的還有柔道選手法克爾。這名19歲的小伙子每次需要開車一個多小時從城北的家中到城東的訓練館進行訓練。一次,當他開車回家時,恰好碰上武裝人員和美軍在街頭交火。法克爾進退不得,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夾在槍林彈雨之間。他的車被打了好幾個窟窿,但幸運的是人沒有受傷。
不過在法克爾的眼里,體育仍是伊拉克目前唯一遠離暴力和爭斗的一片土地。“在伊拉克,只有體育是最純凈的,沒有任何斗爭仇視夾雜其中。我們運動員之間,不管是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人甚至是基督教徒,都能夠在一起訓練,和平相處”。
“我想,所有伊拉克人,不管他們之間的問題多嚴重,終有一天會認識到我們都是一家人。所以不管哪一個運動員為伊拉克拿到獎牌,都將是全體伊拉克人的驕傲。這種認同感是我們所需要的。”法克爾說。
匱乏的訓練資金
除了安全問題,伊拉克運動員們面臨的另一個困難就是缺乏訓練資金,他們甚至得為生計發愁。達娜目前的工資是每月180美元,這顯然不夠她的訓練花費。幸好父母給予了她全力支持,負擔了她幾乎所有的生活和訓練費用。達娜抱怨說,沒有錢,就沒法出國比賽和訓練以獲取更多經驗。“如果我有一個公平的機會出國訓練或多參加國際比賽,我敢說,我完全有能力和世界頂尖選手一較高下。”
繼續訓練是因為還有希望
與達娜不同,法克爾有一份警察的工作,可以領取基本上能夠維生的薪水。同時,他可以不用上班而專注于柔道訓練。
法克爾練習柔道已經有10年了,個子不高但非常精干,一頭黑色的卷發和下輪廓分明的臉龐,和雕像“大衛”頗為神似。他從小就喜歡體育,崇拜力量,經常在社區里和其他小孩比試。
伊拉克有很多條件很好的運動員,但伊拉克在國際比賽中摘金奪銀的時候不多。法克爾是在一塊簡陋的場地里接受記者采訪的。此前,伊拉克政府和國際奧委會曾答應為他提供到國外訓練備戰奧運會的機會,“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是只能呆在巴格達,在租來的簡陋場地里訓練。”
對于一名運動員來說,黃金時段實在太短。也許錯過了一時,也就錯過了一世。大哭了一場的達娜現在情緒恢復了平靜,她已經聽說了伊拉克政府代表團將與國際奧委會進行最后談判的事情,也了解到了作為田徑運動員仍有可能前往北京參加奧運會,她又開始投入到正常的訓練中了。
“我繼續訓練是因為我還有希望。”達娜說。
(來源:新華網 編輯:劉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