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如果評選2008年北京最讓人期待的演出的話,來自美國百老匯的《發膠星夢》勢必榜上有名。這部已經獲得了8項托尼獎和格萊美最佳音樂劇專輯獎的百老匯音樂劇,不但在今年上半年再次獲得“勞倫斯·奧利弗”4項戲劇大獎,更以其歡樂勵志的主題受到了不同國度、不同膚色觀眾的共同青睞。
此次來中國是《發膠星夢》第一次在全球除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之外的國家演出。而7月5日至20日在上海的先期演出,已經證明了這部百老匯歌舞片的巨大魅力。讓人眼花繚亂的背景和歌舞,將上海大劇院的舞臺徹底點燃,千余名觀眾共舞的場景更是上海演出歷史中少有的畫面。
和很多百老匯舞臺劇一樣,《發膠星夢》中最大的看點自然也是其中的歌舞,尤其是舞蹈。《發膠星夢》是根據同名歌舞電影改編的,無疑是歌舞容量很大的一部音樂劇。《發膠星夢》的故事所發生的20世紀60年代,正是美國社會風云變化多端的時期,與故事和歌舞都息息相關的便是黑人的民權運動,女主角特蕾西和好友恰恰作為當時的叛逆者,因為喜愛黑人的舞蹈而與他們成為朋友,引發一系列笑料百出的情節,也因此使《發膠星夢》在舞蹈的編排上融入了不少黑人舞蹈的元素,編舞有更多來源。
故事一開始,主角特蕾西生活的小鎮巴爾的摩有個自己的電視臺,里面有特蕾西最喜歡的考尼·科林斯的電視秀節目。而選秀節目的主打就是各種熱烈奔放的舞蹈。劇中,當特蕾西去電視臺參加歌舞節目的選拔時,她看到了選秀節目的主持人正帶領青春靚麗的男女學生跳舞,其中恰恰(Cha Cha)、倫巴(Rumba)、曼波(Mambo)等舞蹈,在舞臺上一一展現。但是,與女主角相比,青年男女的舞蹈頂多算是中規中矩,而胖妹特蕾西由于身材的特殊性同樣跳起這些激情舞蹈時,自然會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
特蕾西在選秀節目現場由于受到制作人的諷刺和奚落而失去了跳舞的興致,反倒因為在學校的教室里看到黑人同學的舞蹈而熱情更盛。那些黑人學生聚眾所跳的熱烈舞蹈正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最為流行的忒斯特舞(Twist),這種舞蹈也稱扭扭舞,以臀部急速地擰轉為鮮明特點,而特蕾西、恰恰夸張的神采讓這個舞蹈更加特點十足,這也是編創者對舞蹈的一個聰明編排。
而《發膠星夢》故事中,特蕾西的母親肥媽跟老公濃情蜜意時則跳起了踢踏舞(Tap Dance),這種由愛爾蘭移民和非洲奴隸帶到美國,逐漸融合形成的新舞蹈形式,比較開放自由,沒有很多的形式化限制。優雅之余,展示著靈巧的腳上踢踏技巧。同時肥媽跟老公還跳起了弗拉門戈(Flamenco)那種激烈的節奏,兩人于進退之間互訴衷腸。這也是整個作品中,黑人歌舞引領風騷之外的一段異國風情舞蹈。
劇中,自打特蕾西結交了一群黑人朋友后,舞蹈生活一下子豐富了很多。歌舞稟賦超群的黑人朋友們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跳得更多的是搖擺舞(Swing)。搖擺舞是爵士舞蹈中的一種,也可稱為搖擺爵士舞蹈。爵士舞蹈最早出現在20世紀早期的美國,早期的搖擺舞蹈樂隊是由20人左右組成的龐大隊伍,當時隨著他們的現場演奏,大舞廳里有上百個搖擺舞迷在音樂的感染下跳起各種搖擺舞蹈。除了林蒂舞(Lindy Hop)外,搖擺舞中最基本也最普遍的叫東岸搖擺(East Coast Swing),它是一種六拍的舞蹈,融合了許多上肢運動和旋轉。還有一種叫查爾斯頓(Charleston),和林蒂舞一樣,是一種八拍的搖擺舞,以它特有的空中特技動作著稱。所謂的空中動作就是兩個舞者中的一名在空中進行舞蹈,通常會有諸如翻、轉或滑動的表演,有些類似于雜技。這種舞蹈除了其獨有的特技動作外,還有各種不同的變化和風格,有的激烈具有激情。在《發膠星夢》中,當全劇大結局時,特蕾西和她的朋友們經過努力進入電視歌舞決賽現場后,美麗的黑人小姑娘和白人帥小伙便一起跳起了這個舞蹈,小姑娘在小伙子的拋甩中于空中翻轉,很需技巧。
熱烈的歌舞之后,和很多經典百老匯的作品一樣,《發膠星夢》也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但是,不管怎樣,這個歡樂勵志題材的故事引領人們走進了多元的舞蹈世界,讓人們在感受美國流行文化的同時,因為舞蹈,眼睛也十足地過了一把癮。
最后記住,在劇場,跟隨音樂的節奏與男女主角一起搖擺是個不錯的選擇。那么,來,“發膠之夜”,就讓我們和發膠女孩一起跳舞吧。欲知詳情,請查看官方網站:www.hairspraybeijing.com。
(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