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水是生命之源,人類須臾離不開水,而美國一項調查發現,從南加利福尼亞到北新澤西,從底特律到路易斯維爾,美國24個大城市4100萬人口的飲用水中檢測出包括各種藥物成分,其中甚至還有性激素。
***飲用水中含有多種藥物殘余
據美國媒體3月10日報道,美國調查人員閱讀了數百份科學報告,分析了聯邦飲用水數據,走訪了自來水廠,采訪了230名官員、學者和科學家,對全國62家大型供水企業和52家小型供水企業進行了調查。
在為期5個月的調查中,費城官員承認,他們在處理過的飲用水中檢測出了56種藥物或副產品成分,其中包括止疼、消炎藥,也有針對高膽固醇、哮喘、癲癇、精神病和心臟病的藥物。該市的水流域中則檢測出63種藥物成分或副產品。
在南加利福尼亞1850萬人口的部分飲用水中,檢測人員發現了抗癲癇藥和抗焦慮藥物成分。在新澤西北部一個為85萬人提供飲用水的水處理廠,美國研究人員檢測出了產生代謝變化的心絞痛藥物和穩定情緒的鎮痛抗驚厥藥物成分。
而在舊金山的飲用水中,檢測人員還發現了性激素。至于在首都華盛頓及其附近地區,飲用水中檢測出6種藥物成分。在亞利桑那州的圖森市,飲用水中則查出了包括抗生素在內的3種藥物成分。
***藥物殘余來自人類排泄物
那么,飲用水中怎么會出現藥物呢?美國媒體稱,這是因為人們在服藥后,身體只吸收了一部分藥物,其余則排泄出去,進入下水道。廢水經過處理,進入水庫、江河湖泊,其中一些水在自來水凈化站凈化之后重新進入飲用水渠道,返回居民家中,但并未消除全部藥物殘余。
美國環保署科學家克里斯蒂安說:“人們以為在服藥后,身體將藥物吸收,然后藥物就消失了,其實并非如此。”
此外,動物也排泄出一些藥物成分。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并不要求對飲用水進行藥物檢測,也沒有制定飲用水藥物含量限制標準。在研究人員調查的62家大型供水企業中,只有28家進行藥物檢測,但一些企業只檢測一兩種藥物成分,使其他藥物成分成為“漏網之魚”。
此外,有證據顯示,在水處理過程中添加氯來消毒反而加強了一些藥物成分的毒性。美國紐約州大學健康與環境研究所主任戴維?卡彭特說:“我們正在通過飲用水服用他人的藥物,這可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