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huán)球在線消息:在傳統(tǒng)意義上,20幾歲的年紀被認為是無憂無慮享受生活的階段,但最近韓國媒體報道說,事實并非如此,韓國社會的20幾歲年輕人是“愁容滿面的一代”,他們活得很痛苦。韓國《朝鮮日報》11月8日報道說,7%左右的青年失業(yè)率在韓國持續(xù)了四五年,這讓20多歲的年輕人無精打采。甚至有人自嘲說,20多歲是夾在氣勢洶涌、充滿朝氣的10多歲和展示旺盛活力的30多歲之間的“三明治一代”。
20多歲的年輕人大多剛剛走出校園,“沒事業(yè),沒錢,沒貴人”,處處要看人臉色行事。韓國還因此出現(xiàn)了許多描述20多歲年輕人的特有流行語,如“李太白”(指20多歲的年輕人半數(shù)無業(yè))、“NG族”(No Graduation,指的是為避免成為失業(yè)者,待在校園里不愿畢業(yè)的大學生)、“袋鼠族”(啃老族的意思,指大學畢業(yè)后也靠父母養(yǎng)的人)等。
因找不到工作而成為失業(yè)人群的20多歲年輕人在市場競爭力上也落后了,很多企業(yè)把目光轉向了向父母要零用錢的10多歲少年和經濟實力比較寬裕的30多歲的消費者群,20多歲年輕人被擠出主要消費群。網上購物中心紛紛推出面向10多歲顧客的專門服務,并開展各種促銷活動。過去在游戲行業(yè),20多歲年輕人是主要顧客群,但近來,30多歲人群受到關注。一些軟件公司還特別為此做了研發(fā)調整。8月份,游戲公司“韓光軟件”在出售新開發(fā)的游戲前,接受了測試者報名,結果30多歲的人占26.8%。
20多歲的年齡成為“夾心餅干”的現(xiàn)象,并非是普通人才會面臨的問題,即便是演員也有此煩惱。韓國SM娛樂公司有關人士說:“近來10多歲和30多歲的藝人受到觀眾的青睞。尤其是30多歲的人,比如張東健、李英愛等,人氣積累得非常好。”這一現(xiàn)象甚至推翻了“女演員的全盛期是20多歲”的論斷。
有分析說,20多歲年輕人陷入痛苦的主要原因與工作有關。近四五年,因為經濟低迷,好工作越來越少。大學畢業(yè)后服完兵役也找不到工作的20多歲年輕人猛增。他們經濟上不能自立,在社會上自然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金融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禹錫勛在著作《88萬韓元時代》中說:“成功就職的20多歲年輕人也大多是非正式職工?!?/p>
但也有專家表示,韓國20多歲年輕人的潛力仍很大,一旦就業(yè)問題得到解決,就會成為產業(yè)市場的主力軍,重新恢復活力。延世大學心理系教授黃相旻表示:“以20多歲年輕人為主的數(shù)字精英今后將成為社會、文化動力?!毖邮来髮W經濟系教授金鎮(zhèn)雨說:“為了大韓民國的未來,要使核心人力資源20多歲年輕人恢復活力。重要的是,刺激企業(yè)投資,增加20多歲年輕人的工作崗位?!庇袑<医ㄗh,20多歲的年輕人應該端正心態(tài),積極發(fā)展事業(yè)。
還有作家出書為彷徨中的年輕人支招。一本叫做《20幾歲,決定女人的一生》的書在韓國十分暢銷,上市3個月就累計銷售45萬冊,高居圖書銷售類第一位。不知道這本書是否給處于20幾歲的女性指出了一條出路。(來源:環(huán)球時報 駐韓國特約記者詹德斌 記者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