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4月,戴安娜王妃在肯辛頓宮與威廉、哈里王子。

1985年,戴安娜王妃在白宮與影星約翰·屈伏塔共舞。這些照片在戴妃生前很少曝光。
即使是西方人,恐怕也不易全盤接受這種排位。但看克林頓總統時代,女強人克林頓夫人不知受到多少保守人士的批評,說是婦人干政,非國家之福。相比之下,“人民王妃”戴安娜還算幸運,民意指數始終高昂,但她終究不能挽回她的婚姻。
終于,她下堂求去。全世界人都惋惜她失去的王后寶冠,還有同這個頭銜聯結在一起的一切。畢竟是個不凡的女人,敢以如此代價注釋婚姻同愛情的區別。走出這一步,還查爾斯自由,也還她自己自由。全世界大聲評點卡蜜拉的容貌,同時暗暗張大了眼,要看戴安娜花落誰家。她卻死了。
這樣才是圓滿的結局,才是永遠的“人民王妃”。
假若她沒有嫁入王室,她會天真爛漫地多做幾年幼兒園教師,然后,嫁一個殷實紳士,做一個現成太太。全世界沒有多少人會知道她,當然更沒有那份奪目的輝煌,但是她今天很可能還活著。
若是有來世,她愿意如何活過?是再活一個短促的轟轟烈烈,還是“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平平淡淡,活到八十歲?
她一定會選第一條路。她喜歡作焦點、作中心。她是媒體的寵兒,而媒體成就她為世界的寵兒。她和媒體相輔相成,直到巴黎的那場車禍。
“我那天正好身子不好,躺在床上無聊,才想看電視解悶,不料就看到她死的消息,頭昏昏的,好一陣子才明白過來,只覺得悲傷,頓時就更不舒服了。真沒想到,我對她的死會反應那么大。”一個六十歲的單身女人回憶說。
“我為她悲傷,但我并不認為她是個多么了不起的好人。人死了,全世界的傻貨們就只記得她的好處。”一個一貫討厭有錢人的保險公司職員說。
“她也不見得如何特殊。英倫三島上美麗聰明的女子有的是。”多年以前,在倫敦郊外,我的房東太太對我如是說。那正是戴安娜懷著哈利王子的時候,那時戴安娜如日中天。
曾幾何時,“回首相看已化灰。”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查爾斯早已與卡蜜拉圓滿前緣,新人替舊人,新人更是舊人,不是每一個女人都有蘇太太的幸運的。
好在有她的兩個孩子,在籌辦紀念她的音樂會,全世界也還記著她。
然而,畢竟,紅顏已經成灰。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夏亞)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