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已經火星上超期服役三年多的“機遇”號和“勇氣”號很快就能等到新“兄弟”加盟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本周將公開展示計劃于今年發射的“鳳凰”號探測器,它將在富含冰的地區尋找生命的跡象。此外,原計劃在本周發射的“黎明”號探測器被推遲至9月升空。
***“鳳凰”號本周亮相
據英國《泰晤士報》7月8日報道,“鳳凰”號初步定于8月初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經過10個月的飛行,它將在在火星北部的一個高緯度地區著陸。這個區域的淺層凍土下,冰的含量按體積估計最多可能達到80%。探測器上將配備一個機械臂,它能在火星上挖出深達1米的溝,以便進行土壤和冰塊的采樣。
機械臂隨后可以把采集到的樣品傾倒進科學儀器中,由儀器分析它的化學的成分,看看它是否有支持微生物的生命的能力。探測器上將會攜帶能夠對土壤、冰、巖石和周圍大氣等樣品進行全面分析的多種儀器,其中的顯微成像系統可對10納米尺寸(不到人頭發絲直徑千分之一)的微小物質進行觀測,另一些儀器還可研究土壤和冰樣品中是否包含有機分子。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鳳凰”號項目科學家坦皮瑞表示:“這個凍土平原是火星下一步探測計劃的最佳位置,而且現在也是時候去了。我們期待與火星上的冰做第一次親密接觸。”此前的研究發現,火星的北極和南極的淺土層下都隱藏著面積巨大的冰蓋。數據還顯示,數十億年前,火星上的水曾流經峽谷并形成了淺海,其中一些可能在10萬年前還存在。
由于“鳳凰”號是NASA發射的最大的火星探測器之一,因此要求配備下降推進器來控制著陸情況。NASA表示,造價4.14億美元探測器將使用高分辨率的攝像機拍攝火星表面地形,以選擇最安全的著陸點。
1999年,美國的“火星極地著陸者”號探測器曾在接近火星時意外墜毀。之后,美航空航天局終止了2001年發射另一個“火星勘測者”號著陸探測器的計劃。“鳳凰”號上不少儀器都是在這兩個夭折的計劃基礎上經過了改進,它被命名為“鳳凰”號,就包含了“鳳凰涅磐”、志在完成前兩個探測器未竟使命的意思。
***“黎明”號推遲升空
NASA7日宣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原定本月升空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推遲至9月發射。
“黎明”號發射日期幾度變更,最初定在7月7日,但受天氣影響推遲至8日。在出現其他問題后,NASA6日不得不將探測器發射日期從8日推遲至8日,6日深夜又宣布推遲至15日,現在干脆決定延遲至9月。
NASA在7日的聲明中說,推遲的主要原因是“黎明”號在7月剩余的發射時機已經“非常有限”。
按照計劃,“黎明”號將飛赴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探測那里最大的兩個天體——灶神星和谷神星。科學家認為這一探測任務將有助于人類了解太陽系的起源。
(康娟)
(編輯:夏亞)